首页

经济师 - 初级 - 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类型:
选择方向:
选择考试:
选择科目:
题型:
为你找到 20 个题目。

孙某和李某一同前往甲公司应聘,并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考试。不久,李某收到了录用通知,孙某却未收到录用通知。孙某找到公司,公司人事部经理说:“你的培训经历、性别、身材不适合公司的工作,其他方面也不符合公司的录用条件。”孙某认为公司不录用她是就业歧视,于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责令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李某被录用后,与甲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李某入职时,需将身份证交给公司做抵押;合同期限2年,其中,试用期为6个月;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若发现不能胜任工作,公司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每3个月发放一次工资。李某工作一段时间后, 公司要求李某天天上班,每月休息1天。李某因得不到休息,口头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不再到甲公司上班。李某觉得被甲公司克扣了工资,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甲公司赔偿损失。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1.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法律的规定,下列甲公司招工行为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2.孙某认为甲公司不录用她是就业歧视,孙某要维护自身权益,应依法( )。
3.李某与甲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4.关于甲公司安排李某工作和休息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 问

A. 甲公司因孙某身材而不予录用

B. 甲公司因孙某不符合录用条件而不予录用

C. 甲公司因孙某是女性而不予录用

D. 甲公司因孙某未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而不予录用

第 2 问

A. 向劳动争议仲栽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B.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举报

D. 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投诉

第 3 问

A. 李某入职时,需将身份证交给公司以作抵押

B. 李某与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

C. 李某与公司约定的试用期为6个月

D. 李某与公司约定每3个月发放一次工资

第 4 问

A. 甲公司与李某协商一致,可以安排李某每月休息1天

B. 甲公司经与工会协商,可以要求李某天天工作

C. 甲公司应保证李某每周至少休息1天

D. 甲公司应保证李某每月至少休息2天

小李是某公司新任的人力资源经理,该公司原本是一家传统的纺织企业,近年来,由于自动化纺织机械的大量引进,公司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对员工的职责要求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公司的职位说明书却多年未变。特别是对现有职位进行梳理之后,小李发现,公司近两年招聘了一批自动化纺织机械操作员,他们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却没有相关职位的职位说明书。小李认为,公司需要进行一次系统的工作分析,在梳理组织结构和职位位置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职位说明书。
为了获得公司领导的支持,小李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分析实施方案,包括:工作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及意义;工作分析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者;工作分析的实施步骤;工作分析所需 收集的信息及拟采用的方法。其中,在选择工作分析实施主体时,小李希望以公司内的各部门为主体。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1.为了使工作分析实施方案更加完善,小李还应在实施方案中加入( )。
2小李希望公司内各部门作为工作分析的实施主体,最恰当的理由应是( )。
3.对自动化纺织机械操作员进行工作分析,适合采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 )。
4.为了提高该公司操作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用的工作研究技术有( )。

第 1 问

A. 工作分析的时间安排

B. 工作分析的成本预算

C. 工作分析的基础理论

D. 工作分析的预期成果

第 2 问

A. 公司内各部门的工作分析结果最专业

B. 公司内各部门对本部门工作非常熟悉

C. 以公司内各部门为实施主体更加科学

D. 以公司内各部门为实施主体能够节省成本

第 3 问

A. 访谈法

B. 观察法

C. 配对比较法

D. 关键绩效指标法

第 4 问

A. 作业分析

B. 动作分析

C. 行为锚定法

D. 秒表时间研究

根据资料,回答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职工李某2015年3月1日被招入某公司时,公司忘了与其订立劳动合同。李某知道公司如果不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依法需要向其支付双倍工资,因此一直不动声色,直至公司对劳动合同进行普查时,才发现与李某漏签了劳动合同。于是,公司提出与李某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的请求,但李某要求公司先支付其一倍工资,否则不同意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公司表示,如果李某不同意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将随时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随后,因李某不同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向李某送达了终止劳动关系的书面通知。李某收到书面通知后,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但公司予以拒绝,双方因此发生了争议。
1.关于公司与李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2.关于李某要求公司支付两倍工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3.关于公司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4.关于公司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 问

A. 公司与李某必须在2015年2月28日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B. 公司可以随时与李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C. 公司与李某应当在2015年3月31日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D. 公司与李某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 2 问

A. 公司应自2015年3月1日起向李某支付两倍工资

B. 公司是否与李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都无须向李某支付两倍工资

C. 只要李某提出要求,公司就应向李某支付两倍工资

D. 公司应当自2015年4月1日起向李某支付两倍工资

第 3 问

A. 公司可以随时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

B. 公司不得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

C. 公司如在2015年3月20日书面通知李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李某不同意,公司应当书面通知李某终止劳动关系

D. 公司与李某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也不存在终止劳动关系问题

第 4 问

A. 公司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无需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B. 因李某不愿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公司在李某入职1个月内书面通知李某终止劳动关系,公司无须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C. 如公司超一个月未与李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李某要求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应当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D. 只要公司提出与李某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就应当给予李某经济补偿

根据资料,回答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一次同学聚会,几个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年轻人抱怨起了现在的工作。小林说自己的苦恼来自工作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巨大落差。毕业时,他作为非正式编制人员被分派到区民政局工作,整天帮助科室做一些端茶倒水、打字复印的杂事。由于没有正式编制,科室开会时,自己有时还会被请出去。小林觉得自己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不被认同和尊重,由于是外派人员,科室也不关心自己的感受,每天的工作很没有意义。小王的苦恼主要来自工作量过大。她毕业后在一个街道残联下属的职业康复中心工作,中心有14名残疾人,工作人员仅3人,除了自己还有1名管理员和1名夜间保安。管理员主要负责考勤和财务以及开展活动时的物资采购;小王除了协助街道残联的日常业务外,还要负责中心日常活动,甚至门窗维修等。特别是开展活动的时候,从活动策划、组织、照相到写通讯稿都是小王自己一个人做,其他人不能给予支持,小王觉得很气愤也很无奈。
1.小林和小王遇到的问题属于( )。

(新教材已删除)2. 根据马斯兰和莱特的理论,小王遇到的工作不匹配主要来自( )。

(新教材已删除)3. 如果对小林和小王遇到的职业问题进行个体干预,其主要目的是( )。
4.要进一步改进小林和小王所在组织的员工职业问题管理,可以采取的行动有( )。

第 1 问

A. 身体疲劳

B. 职场暴力

C. 职业倦怠

D. 过度劳动

第 2 问

A. 工作负荷

B. 控制

C. 报酬

D. 社交

第 3 问

A. 降低个体对工作的关注程度

B. 增加个体对个人生活的倾斜

C. 增加个体对工作场所的应对能力

D. 降低个体对他人的盲目攀比

第 4 问

A. 做好心理调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B. 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C. 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D. 鼓励员工在组织外部寻求新的工作机会

某公司拟招聘一名技术工人。在面试过程中,老周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态度打动了总经理, 因而被录用。三年后,老周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但是由于经常需要出差,老周萌生了离职的念头。总经理得知后,委派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对其进行挽留。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1.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2.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行为与态度不一致的情况下,人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本案例中,老周由于不愿意出差而想要离职,所采用的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实际上是( )。
3.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在与老周谈话的过程中,试图让老周相信出差对其经验的积累和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人力资源部门采用的这种减少老周认知失调的方法实际上是( )。
4.下列因素或做法中,有助于改变老周态度的是( )。

第 1 问

A. 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对行为预测的准确性就越低

B. 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态度对行为预测的准确性就较高

C. 时间因素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影响

D. 态度的强弱与其对行为的预测准确性成反比

第 2 问

A. 改变认知

B. 改变行为

C. 改变态度

D.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第 3 问

A. 改变态度

B.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C. 增加新的认知

D. 改变原来行为

第 4 问

A. 人力资源主管在企业中具有较高的威望

B. 向老周说明离职的利弊

C. 规定严格的离职纪律

D. 让老周具有较强的自尊心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个实验:给学生一份问卷,问卷中有几个关于道德问题的判断,要求学生对这些判断表示赞成或反对。问题很简单,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公认的准则做出回答。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把这些关于道德的判断列入—张更长的项目单中,而在学生回答之前给予暗示,说明其他人都赞成错误的判断。在这种情况 下,只有极少数人接受暗示、屈从压力而改变其原来的主意,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改变主意。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1.参加实验的学生最可能形成的团队类型是( )。
2.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3.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
4.若让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团体决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 问

A. 指挥团体

B. 利益团体

C. 任务团体

D. 联谊团体

第 2 问

A. 团体压力并不是人们改变主意的关键因素

B. 一个人接受多数人的意见,必然是屈服于压力,怕被孤立

C. 人们改变意见是为了与团体保持一致

D. 当团体的意见出现原则性错误时,大多数人会从众

第 3 问

A. 团体人数

B. 团体凝聚力和团体吸引力

C. 成员在团体中的地位

D. 成员的家庭背景

第 4 问

A. 团体决策可能会压制个人的独立批评的思考能力

B. 团体决策耗费时间少

C. 如果控制整个团体决策大趋势的少部分人能力平庸,则无法产生高质量的决策

D. 如果以决策的创造性为评价指标,相对于个人决策,团体决策效果更好

C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目前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业板上市,具有极高的成长性。随着业务的迅速扩大,2015年C公司研发部门需要从企业外部补充1名首席疫苗研究专家,制药车间需要补充10名初级制药工人。2014年年底,小王被聘为C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招聘经理,部长交给她的第一项工作是制订公司2015年的招聘计划。小王还需要负责这些人员的具体招聘活动,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1.小王制订的招聘计划应该包含的内容有( )。
2.小王从企业外部招聘首席疫苗研发专家最为恰当的方法是( )。
3.C公司制药车间的生产工人以往一般通过校园招聘得到,小王在选择招聘的目标学校时依据的标准应该是( )。
4.小王仔细设计了应聘者的筛选与录用步骤,其中应聘员工上岗试用的主要目的是()。

第 1 问

A. 应聘人员的来源

B. 招聘活动开始的时间

C. 招騁活动开展的规模

D. 招聘人员的职业规划

第 2 问

A. 张贴招聘告示

B. 委托猎头公司招聘

C. 在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

D. 校园招聘

第 3 问

A. 该学校在本公司关键技术领域的师资水平

B. 该学校的学生总人数

C. 该学校教师的收入水平

D. 该学校以往毕业生在本公司的工作绩效

第 4 问

A. 确定应聘者的健康状况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B. 对求职者进行背景调查

C. 为应聛者提供进一步了解组织与工作的机合

D. 通过工作实践者查应聘人员对工作的适宜性

根据资料,回答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很多吸烟成瘾的人并非没有尝试过戒烟,老任就是其中之一。他吸烟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别人的劝告下曾经多次尝试过戒烟,但因每次戒烟后都有不适的感觉,所以一直没有成功。最近单位组织进行体检,医生发现他的肺部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老任感到有些沮丧,产生了再次戒烟的念头。但一想到前几次戒烟的体验,又有些灰心。随后他宽慰自己,认为自己年事已高,与其戒烟受罪,不如吸烟快快活活地活几天,吸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比对身体健康的损害重要得多。家人希望他彻底戒烟,为此,带他参观了一个关于吸烟危害的展览。展览中许多照片直观地展示了吸烟者受害的肺部以及产生的后果。展览对老任的震动很大,使他下定了彻底戒烟的决心。
1.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老任在体验过后采用( )方式减少了沮丧的情绪。
2. 宣传吸烟危害的展览所提供信息的优势在于( )。
3.使老任在此之前难以接受别人戒烟劝告的因素可能有( )。
4.有助于提高说服效果的措施有( )。

第 1 问

A. 减少选择感

B.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C. 改变行为

D. 改变态度

第 2 问

A. 信息呈现的方式较为直观

B. 与老任的原有态度存在较大差距

C. 有助于减少选择感

D. 有助于唤起恐惧感

第 3 问

A. 老任的心情不好

B. 老任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

C. 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劝老任戒烟未果

D. 劝他的人是一名呼吸系统的专家

第 4 问

A. 说服者与被说服者在年龄、爱好、经历等方面十分相近

B. 当被说服者对问题了解得较少时,进行预先警告

C. 当被说服者处于争论之中时,进行双面说服

D. 尽最大可能加大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

10月份某学校要举行一个话剧表演比赛,小茜、小纯、小天等人组团报了名。由于人手不够,每个人除了当演员,还需要分担道具保管、财务、宣传等工作。小茜认为自己心思细 腻,适合保管道具。可是在开会讨论任务分配的时候,小茜担心其他人也想保管道具,因此,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似乎出于同样的考虑,也没有发言。刚开始讨论时,由于没有人组织,大家沉默了几分钟。小纯觉得这样不行,率先发言道:“大家学习比较忙,咱们速战速决吧。小茜比较严谨细心,管财务,我来管道具,小天负责做海报宣传。大家还有其他想法吗?”小茜本有点不愿意当财务,但见其他人都没有反对,也只好同意了这个安排。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1.小茜跟朋友们组建的话剧组属于( )。
2.迫于团体压力,小茜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这种行为属于( )。
3.在任务分配讨论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团体决策的缺点有( )。
4.大家一开始处于沉默状态,而后又一致接受了主导成员小纯的想法,这种现象叫作()。

第 1 问

A. 指挥团体

B. 任务团体

C. 利益团体

D. 联谊团体

第 2 问

A. 从众

B. 顺从

C. 服从

D. 遵从

第 3 问

A. 耗费时间

B. 团体压力

C. 责任明确

D. 少数人把持

第 4 问

A. 团体极化

B. 团体思维

C. 团体压力

D. 团体懈怠

根据资料,回答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某公司玩具制造部经理突然离职,该公司王总裁得知后异常焦急,因为公司与全球十几个地区有玩具业务往来,一旦生产制造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当问及人力资源部李经理是否有合适人选时,李经理回答: “30分钟后我将资料送到您办公室。”果然,半小时后,李经理将3位候选人的资料送来,其中1位候选人的各项条件都令王总裁满意。王总裁很想知道李经理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原来李经理有一个建设多年的人才库,累计2万人,专业领域从管理覆盖到技术,主要包含各类紧缺的中高级人才。李经理告诉王总裁,建立人才库并不难,只要多加留心就可以了。每次参加招聘会、刊登招聘广告,都会收到很多简历,人们习惯将剩下的简历处理掉,而李经理则将这些简历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并与这些人员长期保持联系,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个人才库。
(新教材已删除)   1.李经理提供的玩具经理候选人让王总裁很满意,这次工作达到的检验招聘活动的标准是( )。
(新教材已删除)   2. 李经理建立起来的人才库对该公司的意义是( )。
3. 若该公司的一位副总裁突然离职,李经理的人才库中无合适人选,则恰当的招聘方法是( )。
4.李经理的招聘方法适用的情境是( )。

第 1 问

A. 恰当的时间

B. 恰当的来源

C. 恰当的比率

D. 恰当的人选

第 2 问

A. 决定组织是否能吸纳到优秀的人力资源

B. 提高招聘的成本效率

C. 对外宣传企业

D. 为内部晋升提供候选人

第 3 问

A. 媒体广告招聘

B. 校园招聘

C. 猎头公司招聘

D. 网络招聘

第 4 问

A. 招聘时间紧迫

B. 招聘中高层人员

C. 招聘对象不急于更换工作

D. 招聘在校学生

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