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详情


根据资料,回答题。每题 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分

一次同学聚会,几个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年轻人抱怨起了现在的工作。小林说自己的苦恼来自工作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巨大落差。毕业时,他作为非正式编制人员被分派到区民政局工作,整天帮助科室做一些端茶倒水、打字复印的杂事。由于没有正式编制,科室开会时,自己有时还会被请出去。小林觉得自己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不被认同和尊重,由于是外派人员,科室也不关心自己的感受,每天的工作很没有意义。小王的苦恼主要来自工作量过大。她毕业后在一个街道残联下属的职业康复中心工作,中心有14名残疾人,工作人员仅3人,除了自己还有1名管理员和1名夜间保安。管理员主要负责考勤和财务以及开展活动时的物资采购;小王除了协助街道残联的日常业务外,还要负责中心日常活动,甚至门窗维修等。特别是开展活动的时候,从活动策划、组织、照相到写通讯稿都是小王自己一个人做,其他人不能给予支持,小王觉得很气愤也很无奈。
1.小林和小王遇到的问题属于( )。

(新教材已删除)2. 根据马斯兰和莱特的理论,小王遇到的工作不匹配主要来自( )。

(新教材已删除)3. 如果对小林和小王遇到的职业问题进行个体干预,其主要目的是( )。
4.要进一步改进小林和小王所在组织的员工职业问题管理,可以采取的行动有( )。

第 1 问

A. 身体疲劳

B. 职场暴力

C. 职业倦怠

D. 过度劳动

第 2 问

A. 工作负荷

B. 控制

C. 报酬

D. 社交

第 3 问

A. 降低个体对工作的关注程度

B. 增加个体对个人生活的倾斜

C. 增加个体对工作场所的应对能力

D. 降低个体对他人的盲目攀比

第 4 问

A. 做好心理调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B. 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C. 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D. 鼓励员工在组织外部寻求新的工作机会

参考答案: CD A C ABC

详细解析:

1.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

过度劳动可以简称为“过劳”,是指劳动者在其工作过程中存在超时超强度的劳动行为,并由此导致疲劳的蓄积,经过少量休息无法恢复的状态。身体疲劳和职场暴力为干扰项。

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兰和莱特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他们认为员工与工作的6个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工作匹配的6个方面分别是工作负荷、控制(控制中的不匹配与职业倦怠中的无力感有关)、报酬、社交、公平、价值(价值观的冲突)。案例中,小王遇到的工作不匹配主要是工作负荷。

3.个体干预方法包括:使用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压力管理及态度改变等,这些训练的目的是增加个体对工作场所的应对能力。

4.职业倦怠的干预内容包括:①做好企业心理调查工作,及时发现员工职业倦怠问题及程度;②对管理者进行心理技能培训,帮助员工建立心理恢复计划;③通过有效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柱改善职业倦怠现象;④适当丰富工作内容、采取轮岗的方式,缓冲乃至消除疲劳感和乏味感;⑤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⑥依据员工需要的变化不断更新激励机制;⑦提升员工的成就感,给员工个人带来良好的心理暗示。

上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