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材已删除)多巴胺注射液加入5%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渐变成粉红色( )。
(新版教材已删除)将氯霉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氯霉素从溶液中析出属于( )。
第 1 问
A. 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B. 给药途径的变化
C. 适应症的变化
D. 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E. 化学的配伍变化
第 2 问
A. 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B. 给药途径的变化
C. 适应症的变化
D. 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E. 化学的配伍变化
第 3 问
A. 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B. 给药途径的变化
C. 适应症的变化
D. 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E. 化学的配伍变化
A. 在健康志原者中检验受试药的安全性
B. 在患者中检验受试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C. 在患者中进行受试药的初步药效学评价
D. 扩大试验,在300例患者中评价受试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利益与风险
E. 受试新药上市后在社会人群中继续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A. 告知患者此现象为复方新诺明的不良反应建议降低复方新诺明的剂量
B. 询问患者过敏史及饮食情况建议患者停药并再次就诊
C. 建议患者使用氯雷他定片和皮炎平乳膏治疗同时降低复方新诺明剂量
D. 建议患者停药如症状消失建议再次用药并综合评价不良反应
E. 得知患者当天食用海鲜认定为海鲜过敏建议不理会可继续用药
(新版教材已删除)在药品质量标准中,属于药物安全性检查的项目是( )。
第 1 问
A. 溶出度
B. 热原
C. 重量差异
D. 含量均匀度
E. 干燥失重
第 2 问
A. 溶出度
B. 热原
C. 重量差异
D. 含量均匀度
E. 干燥失重
该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是(单位h-1)是( )
该药物的半衰期(单位h)是( )
第 1 问
A. 0. 2303
B. 0. 3465
C. 2. 0
D. 3. 072
E. 8. 42
第 2 问
A. 0. 2303
B. 0. 3465
C. 2. 0
D. 3. 072
E. 8. 42
第 3 问
A. 0. 2303
B. 0. 3465
C. 2. 0
D. 3. 072
E. 8. 42
受体增敏表现为( )
受体脱敏表现为( )
第 1 问
A. 长期使用一种受体的激动药后,该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下降
B. 长期使用一种受体的激动药后,该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强
C. 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后,受体数量或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加
D. 受体对一种类型受体的激动药反应下降,对其他类型受体激动药的反应也不敏感
E. 受体只对一种类型受体的激动药的反应下降,而对其他类型受体激动药的反应不变
第 2 问
A. 长期使用一种受体的激动药后,该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下降
B. 长期使用一种受体的激动药后,该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强
C. 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后,受体数量或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加
D. 受体对一种类型受体的激动药反应下降,对其他类型受体激动药的反应也不敏感
E. 受体只对一种类型受体的激动药的反应下降,而对其他类型受体激动药的反应不变
第 3 问
A. 长期使用一种受体的激动药后,该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下降
B. 长期使用一种受体的激动药后,该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强
C. 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后,受体数量或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加
D. 受体对一种类型受体的激动药反应下降,对其他类型受体激动药的反应也不敏感
E. 受体只对一种类型受体的激动药的反应下降,而对其他类型受体激动药的反应不变
第三代头孢菌素在7-位的氨基侧链上以2-氨基噻唑-α甲氧亚氨基乙酰基居多,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物是( )
第 1 问
A.
B.
C.
D.
E.
第 2 问
A.
B.
C.
D.
E.
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母核结构是( )
第 1 问
A. 甾体
B. 吩噻嗪环
C. 二氢吡啶环
D. 鸟嘌呤环
E. 喹啉酮环
第 2 问
A. 甾体
B. 吩噻嗪环
C. 二氢吡啶环
D. 鸟嘌呤环
E. 喹啉酮环
能够影响生物膜通透性的制剂辅料是( )
能够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破裂成细小颗粒的制剂辅料是( )
第 1 问
A. 表面活性剂
B. 络合剂
C. 崩解剂
D. 稀释剂
E. 黏合剂
第 2 问
A. 表面活性剂
B. 络合剂
C. 崩解剂
D. 稀释剂
E. 黏合剂
第 3 问
A. 表面活性剂
B. 络合剂
C. 崩解剂
D. 稀释剂
E. 黏合剂
含有季铵结构,不易进入中枢,用于平喘的药物是( )。
(新版教材已删除)含有氧桥结构,中枢作用较强,用于预防和治疗晕动症的药物是( )。
第 1 问
A. 硫酸阿托品
B. 氢溴酸东莨菪碱
C. 氢溴酸后马托品
D. 异丙托溴铵
E. 丁溴东莨菪碱
第 2 问
A. 硫酸阿托品
B. 氢溴酸东莨菪碱
C. 氢溴酸后马托品
D. 异丙托溴铵
E. 丁溴东莨菪碱
第 3 问
A. 硫酸阿托品
B. 氢溴酸东莨菪碱
C. 氢溴酸后马托品
D. 异丙托溴铵
E. 丁溴东莨菪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