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B
详细解析:
A、C、D三项说法均正确。B项,教师2的学生存在写作语言问题,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抒情表达能力,而非细节描写能力。
阅读某教研室集体备课的研讨记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教研组长:马上要给高二年级上写作课,我上周安排大家抽查样例,深入分析本班的写作 现状,归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下面请大家来说一说。
师1:我们班整体还行,偏题现象不明显,但题目不够新颖,千篇一律。我反复提醒学生要
提炼一些靓丽的题目,从题目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是效果不够明显。
师2:我们班偏题的现象还存在,不过语言问题更突出,抒情模式化,表达方式单一。我也
用过一些典型素材来训练,可能还需要加强。
师3:我们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在内容方面,感觉缺乏时代特色和深度感悟。我觉得挺奇 怪,学生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按理说应该有新素材和新体验。
师4:我们班内容方面还好,但是学生喜欢堆砌素材,逻辑有点混乱,没有连贯性。我得想 办法在这方面做一点探索。
对上述研讨记录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教师1可以引导学生从写作提炼最佳题目
B. 教师2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强化细节描写的能力
C. 教师3应该培养学生观察和感悟现实生活的能力
D. 教师4应该探索促进学生写作思维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析:
A、C、D三项说法均正确。B项,教师2的学生存在写作语言问题,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抒情表达能力,而非细节描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