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问题1】
【问题3】
监理默认承建单位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是不妥当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没有最终用户签字,承建单位擅自决定进入下一阶段,监理应该阻止。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监理主要任务是对软件需求分析的相关内容(重点是工程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设计约束等)、需求分析过程、需求分析活动、文档格式进行审查,确认是否满足要求;确定其可否作为软件开发的前提和依据。
【问题2】
① 工作B进度正常;工作C延误2天,因其为关键工作,故影响工期2天;工作D延误2天,但共有3天的总时差,故不会影响工期,但影响到紧后工作G按最早开始时间开始。
②总工期延误2天。
单元测试报告,包括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分析;
软件问题报告单和软件修改报告单;
与软件修改报告单一致的、经过修改的全部源程序代码;
回归测试的测试记录和测试结果;
【问题4】
不正确。
正确的做法是:承建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后,监理单位(或总监理工程师)应该首先对对其验收计划和验收方案进行审查。主要审查内容包括:①验收目标;②各方责任;③验收内容;④验收标准;⑤验收方式。
详细解析:
【问题1】
本题考查应试人员综合利监理知识和监理技能的能力。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包括:需求分析、测试技术、项目验收方面的知识和监理工作技能
【问题2】
网络计划技术是用网络计划对项目任务的工作进度进行安排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的计划管理技术,是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必须掌的技术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对,发现偏差并确定需要调整进度计划时,在对调整进度计划的限制因素分析后,作出及时、经济以及可行的调整决策,更新进度计划。信息工程监理师应当掌握这样的知识和技能。
在调整进度计划的时候,题中给定的条件是项目的总工期允许拖延。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以实际数据取代原计划数据,重新计算网络时间参数即可,此时项目的总工期为34天。
【问题3】
考查应试者对软件单元测试过程活动的了解。
【问题4】
验收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收尾工作。通过系统的验收工作可以检验工程建设是否实现了设计目标,从而确认工程是否完工,并进入运行。因此,作为应试者应该了解验收工作的基本步聚,掌握完成验收阶段监理工作的技能。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在承建单位认为项目已经具备验收条件的情况下,提出验收申请,并由承建单位制定验收计划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在三方均认为项目已满足验收前提条件时,组织成立验收委员会或项目验收小组,根据验收计划和经过三方讨论通过的验收标准实施验收,对验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审并形成验收报告,最终结论如果是通过,则移交产品或项目,否则,督促承建单位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