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是一个有120 人的软件公司,为加强安全管理,甲公司对公司内局域网采取了如下措施:安装隔离网闸限制对 Internet 的访问;安装过滤软件禁止邮件被发送到Internet;对堆叠在一起的3台 48口交换机的每个已连接端口,绑定MAC 地址和IP 地址,限制无关计算机访问局域网;每台计算机只安装 DVDROM并取消 USB口以防止公司重要文档被拷贝。但公司发现,这些措施没能阻止公司机密文档的泄露。
一个明显且主要的漏洞是( )。
即使没有上述漏洞, 员工也可以将自己的笔记本计算机连接到公司局域网上,拷贝相关文档,其可行的手段是( )。
第 1 问
A. 隔离网闸不能阻止信息传送
B. 员工可建立FTP 服务器外传文档
C. 没有设置进入网络的密码系统
D. 没有限制交换机上未用的端口
第 2 问
A. 秘密修改交换机的配置
B. 盗用别人的密码进入网络
C. 在笔记本计算机上实施MAC 地址克隆
D. 绕开交换机直接与服务器相连接
PKI由多个实体组成,其中管理证书发放的是( ),证书到期或废弃后的处理方法是( )。
第 1 问
A. RA
B. CA
C. CRL
D. LDAP
第 2 问
A. 删除
B. 标记无效
C. 放于CRL并发布
D. 回收放入待用证书库
RSA是一种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其原理是:已知素数p、q,计算n=pq,选取加密密钥e,使e与(p-1)×(q-1)互质,计算解密密钥d ≡ e-1 mod((p-1)×(q-1))。其中n、e是公开的。如果M、C分别是明文和加密后的密文,则加密的过程可表示为( )。
假定Exy(M)表示利用X的密钥Y对消息M进行加密,Dxy(M)表示利用X的密钥Y对消息 M 进行解密,其中 Y=P 表示公钥,Y=S 表示私钥。A 利用 RSA 进行数字签名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A 利用RSA 实施数字签名后不能抵赖的原因是( )。
第 1 问
A. C=Me mod n
B. C=Mn mod e
C. C=Md mod n
D. C=Me mod d
第 2 问
A. EBS(EAP(M))
B. EBP(EAS(M))
C. EBP(EAP(M))
D. DBP(EAP(M))
第 3 问
A. 算法是有效的
B. 是A 而不是第三方实施的签名
C. 只有A 知道自己的私钥
D. A 公布了自己的公钥,且不可伪造
内网计算机感染木马后,由于其使用私有地址,木马控制端无法与木马服务端建立联系。此时要使木马发挥作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由服务端主动向控制端发起通信
B. 由双方共知的第三方作为中转站实现间接通信
C. 服务端盗用合法IP地址,伪装成合法用户
D. 服务端以病毒方式运行,直接破坏所驻留的计算机
某银行拟在远离总部的一个城市设立灾备中心,其中的核心是存储系统。该存储系统恰当的存储类型是( ),不适于选用的磁盘是( )。
第 1 问
A. NAS
B. DAS
C. IP SAN
D. FC SAN
第 2 问
A. FC通道磁盘
B. SCSI通道磁盘
C. SAS通道磁盘
D. 固态盘
设计师为一个有6万师生的大学网络中心机房设计的设备方案是:数据库服务器选用高性能小型机,邮件服务器选用集群服务器,20TB FC 磁盘阵列作为邮件服务器的存储器:边界路由器选用具有万兆模块和 IPv6 的高性能路由器,使用中国电信的1000Mbps 出口接入到 Internet;安装 500 用户的高性能 VPN 用于校外师生远程访问;使用4H UPS作为应急电源。
针对服务器方案,你的评价是( )。
针对VPN方案,你的评价是( )。
针对接入Internet方案,你的评价是( )。
针对UPS方案,你的评价是( )。
第 1 问
A. 数据库服务器选择恰当,邮件服务器选择不当
B. 数据库服务器选择不当,邮件服务器选择恰当
C. 数据库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均选择恰当
D. FC 磁盘阵列选择不当,应选用iSCSI方式
第 2 问
A. VPN 选择规模适当
B. VPN 规模偏大,浪费资源
C. VPN 规模偏小,难以满足要求
D. 不能确定
第 3 问
A. 方案恰当
B. 路由器选择恰当;出口带宽偏小,难以满足要求
C. 路由器配置偏高;出口带宽可行
D. 路由器配置偏高;出口带宽偏小,难以满足要求
第 4 问
A. 方案恰当
B. UPS 电池容量偏大,应配备2H 电池,使用双回路市电
C. UPS 电池容量偏大,应配备2H 电池,另配一台备用发电机
D. UPS 电池容量太小,应配备8H 以上电池
评估网络性能时,用户最关心的指标是( )。当用排队论模型分析网络性能时,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参数是( )。
第 1 问
A. 实际数据率
B. 丢包率
C. 性价比
D. 故障率
第 2 问
A. 平均误码率
B. 分组平均到达率
C. 分组平均长度
D. 分组平均丢失率
某楼有 6层,每层有一个配线间,其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到主机房,同时用超5 类 UTP 连接到该楼层的每间房,在每间房内安装一个交换机,连接房内的计算机;中心机房配置一个路由器实现 NAT 并使用仅有的一个外网 IP 地址上联至Internet;应保证楼内所有用户能同时上网。网络接通后,用户发现上网速度极慢。最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是( )。按此措施改进后,用户发现经常不能上网,经测试,网络线路完好,则最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是( ) 。
第 1 问
A. NAT 负荷过重。取消NAT,购买并分配外网地址
B. NAT 负荷过重。更换成两个NAT
C. 路由策略不当。调整路由策略
D. 网络布线不合理。检查布线是否符合要求
第 2 问
A. 很多人不使用分配的IP 地址,导致地址冲突。在楼层配线间交换机端口上绑定IP 地址
B. 无法获得IP 地址。扩大DHCP 地址池范围或分配静态地址
C. 交换机配置不当。更改交换机配置
D. 路由器配置不当。更改路由器配置
工程师利用某种测试设备在每个信息点对已经连接好的网线进行测试时,发现每个UTP中都有几根线的长度不正确,以为是RJ45接头做得不好,于是重做RJ45接头,但现象依旧。经检查,测试设备无故障。其原因是( ) ,更好的测试方案是( )。
第 1 问
A. 测试设备与测试环境不符
B. 测试人员不会使用测试设备
C. 未连接计算机
D. 对端连接了交换机
第 2 问
A. 选用更高级的测试设备
B. 更换测试人员
C. 每个信息点连接计算机看是否能上网
D. 用户端不接计算机,在配线间反向测试
在一个占地200×80m2生产大型机床的车间里布置网络,有200台计算机需要连网,没有任何现成网线,对网络的响应速度要求是能实时控制。设计师在进行物理网络设计时,提出了如下方案:设计一个中心机房,将所有的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放置在该中心机房,用UPS保证供电,用超5类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并用PVC线槽铺设。该设计方案的最严重问题是( ),其它严重问题及建议是( )。
第 1 问
A. 未将机房与厂房分开
B. 未给出机房的设计方案
C. 交换机集中于机房浪费大量双绞线电缆
D. 交换机集中于中心机房将使得水平布线超过100米的长度限制
第 2 问
A. 普通超5类线无抗电磁干扰能力,应选用屏蔽线,用金属管/槽铺设
B. PVC 线槽阻燃性能差,应选用金属槽
C. 超5类双绞线性能不能满足速度要求,应改用6类双绞线
D. 生产车间是集中控制,所以应减少计算机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