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C
详细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素养中的历史常识。齐桓公是公元前685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再加上齐国地近渤海,有山海渔田之利,齐国很快强大起来。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但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有争议的五霸具体是哪五霸是不会作为考点的。
(1)第一种: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2)第二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齐桓公相关典故:尊王攘夷、老马识途(管仲、齐桓公)
A秦穆公是秦国第九位国君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jiǎn shū]为谋臣,励精图治,击败晋国,俘获晋惠公,灭亡梁国、滑国等。后称霸西戎,对秦国的发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B晋文公晋国国君重耳。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相关典故: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兵不厌诈
D楚庄王楚国国君北上争霸,邲之战击败晋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相关典故: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因此本题当选C,其余选项均是干扰项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