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详情


(a)下一代网络是(1)驱动的网络,基于(2)交换技术,采用(3)的体系结构,为融合异构网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b)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中,软交换设备位于(4)层,为下一代网络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5)控制和(6)控制功能。(7)负责No.7信令网和分组网之间信令的转换,它位于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中的(8)层。(9)负责各种增值业的逻辑的产生、执行和管理等,它位于下一代网络的(10)层。
(c)软交换设备与媒体网关之间的接口一般是(11)或(12),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协议特点发展而成的一种协议。
(d)在IMS体系结构中,控制层的核心是(13)实体,其基本功能是执行多媒体呼叫控制。在数据与应用层,IMS引入了(14),用于用户数据存储、认证、鉴权和寻址等。IMS采用(15)协议作为呼叫会话控制协议。


参考答案: (1)业务
(2)分组
(3)分层
(4)控制(或网络控制、呼叫控制)(多个“层”字也算对)
(5)呼叫(或呼叫控制)(5和6的答案可交换)
(6)连接(或连接控制)(5和6的答案可交换)
(7)SG(或信令网关)
(8)接入(或边缘接入)(多个“层”字也算对)
(9)AS(或 Application Server,应用服务器)
(10)业务(或应用)(多个“层”字也算对)
(11)MGCP(或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12)H.248/Megaco(任写一个也对)
(13)CSCF(或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14)HSS(或归属用户服务器)
(15)SIP(或会话初始化协议、会话启动协议)

详细解析:

本题考查下一代网络概念,分层结构以及网络控制层作用。软交换设备与媒体网关之间的接口以及IMS体系结构。      
下一代网络是一种业务型驱动网络。通过业务和呼叫完全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完全分离,从而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下一代网络是基于分组的网络,是一种开放式综合业务架构,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的网络。它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包括媒体接入层、核心交换层、网络控制层、业务管理层。
下一代网络分为边缘接入层、核心交换层、网络控制层和业务管理层,软交换设备位于网络控制层。网络控制层实现呼叫控制,其核心技术就是软交换技术,完成基本的实时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它是与业务无关的,目的是支配网络资源,软交换要支持众多的协议接口。信令网管(SG)负责NO.7信令网和分组网之间信令的转换,它位于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中的边缘接入层,应用服务器负责各种增值业务的逻辑的产生、执行和管理等,它位于下一代网络的业务层。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通信接口
作为NGN中的核心设备,软交换要与网络中很多的功能实体进行交互。为了便于网络各部件的独立发展,软交换技术与其他功能实体间必须采用标准的、开放的接口及各种协议。软交换主要有以下通信接口:
a:软交换与媒体网关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软交换技术对媒体网关的承载控制、资源控制及管理,可使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或H.248/Megaco协议。
b:软交换间的接口。该接口可采用SIP-T(SIP for Telephony)或承载无关呼叫控制(BICC) 协议,用于不同软交换间的交互。BICC协议由ITU-T提出,由于其与七号信令(SS7)网络的高度兼容性而成为多数运营商的首选。SIP-T协议由IETF提出,其优点是扩展能力强,也将作为NGN软交换间的可选接口。目前SIP-T要解决的问题是其自身的稳定和与SS7网络的互通。
c: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接口。该接口提供对第3方应用和各种增值业务的支持功能。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接口协议是SIP,软交换作为应用服务器前端的SIP代理(SIP Proxy)。该接口也可以使用API,如ParkyAPI等。另外一种趋势是使用SIP-S(SIP-Servlet)。
d:软交换与策略服务器之间的接口。该接口提供对网络设备的工作进行动态干预的功能,可使用公共开放策略服务(COPS)协议。
e:软交换与信令网关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传递软交换技术和信令网关间的信令信息,一般采用信令控制传输协议(SCTP)。根据被传送的信令信息的不同,在SCTP之上可以使用不同的SIGTRAN协议栈,如SCTP/M3UA、SCTP/M2UA. SCTP/IUA 等。
f:软交换与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接口。该接口协议一般采用MGCP、H.248协议。软交换技术也可以通过SIP协议来引导媒体服务器提供必要的媒体交互功能。软交换同样可以通过SIP协议或H.323协议将呼叫传送到应用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服务器接受该呼叫,并驱动媒体服务器提供必要的媒体交互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SIP协议的情况下,软交换或应用服务器是采用第3方呼叫控制方式来控制媒体服务器的,而且媒体服务器只能被动等待软交换技术或应用服务器的“邀请(INVITE)”,媒体服务器本身不能发出 “INVITE”。
g:软交换与SIP代理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SIP代理的接入,采用SIP协议。
h:软交换与网管服务器之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提供网络管理功能可使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
i:软交换与计费中心、数据库、目录服务器之间的接口。该接口提供对数据库、目录服务等的访问,并向计费中心提供计费信息等。该接口为各种API。
j:软交换与智能网业务控制点(SCP)间的接口。该接口提供对现有智能业务的支持能力,采用现有的智能网应用协议,如INAP、CAMEL。
k:软交换与网守之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基于H.323的IP电话系统的网守设备接入软交换体系,可采用H.323的登记、接纳和状态(RAS)协议。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IP多媒体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IMS体系结构图
IMS体系结构和CSCF的设计利用了软交换技术,实现了业务与控制相分离、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相分离。IMS虽然是3GPP为移动用户接入多媒体服务而开发的系统,但由于它全面融合了IP域的技术,并在开发阶段就和其他组织进行密切合作,使得IMS实际已经不 仅仅局限于只为移动用户进行服务。IMS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在IMS体系结构中,最底层为承载层,用于提 供IMSSIP会话的接入和传输,承载网必须是基于分组交换的。图中以移动分组网的承载方式为例,描述了 IMS用户通过手机进行IMS会话的方式,主要的承载层设备有SGSN(GPRS业务支撑节点)、GGSN(网关GPRS业务支撑节点)以及MGW(媒体网关)。其中SGSN和GGSN可以重复利用现网设备,不需要硬件升级, 仅通过做相关配置就可以支持 IMS。MGW是负责媒体流在IMS域和CS (电路交换)域互通的功能实体,主要解决语音互通问题。无论具体采用哪一种接入方式,只要基于IP技术,所有的IMS用户信令都可以很好地传送到控制层。
中间层为信令控制层,由网络控制服务器组成,负责管理呼叫或会话设置、修改和释放,所有IP多媒体业务的信令控制都在这一层完成。主要的功能实体有CSCF、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MGCF等,这些网元执行不同的角色,如信令控制服务器、数据库、媒体网关服务器等,协同完成信令层面的处理功能,如SIP会话的建立、释放。这一层仅对IMS信令负责,最终的IMS业务流不经过这一层,完全通过底层的承载层做路由实现端到端通信。
最上面一层是应用层,由应用和内容服务器组成,负责为用户提供IMS增值业务,主要网元是一系列通过CAMEL、OSA/Parlay和SIP技术提供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平台。运营商可以自行开发一些基于SIP的应用,通过标准SIP接口与IMS系统连接;如果运营商需要连接第三方SP的应用,IMS可以和标准的API,如OSAAPI连接,通过OSA/ParlayGW对第三方非信任的SP业务进行鉴权和管理等。

上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