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问题1]
(1)C
(2)~(6)A、C、D、F、K
注:(2)~(6)的顺序可以换位
[问题2]
②、③、⑥、⑦、⑩
即:① 错 ② 对 ③ 对 ④ 错 ⑤ 错 ⑥ 对 ⑦ 对 ⑧ 错 ⑨ 错 ⑩ 对
[问题3]
(1)是否制定明确的质量计划。
(2)是否建立和健全专职质量管理机构。
(3)是否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
(4)是否配备必要的资源条件。
(5)是否建立一套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问题4]
BCWS = 5000*10 = 50000
BCWP = 5000*8 = 40000
ACWP = 45000
SV = BCWP-BCWS = -10000
CV = BCWP - ACWP = - 5000
结论:该项目拖期,并且超支
详细解析:
【问题1】
软件质量特性,反映了软件的本质。讨论一个软件的质量,最终要归结到定义软件的质量特性。而定义一个软件的质量,就等价于为该软件定义一系列质量特性。
1991年,ISO发布了ISO/IEC9126质量特性的国际际准,将质量特性定义为6个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并定义了21个子特性
【问题2】
错误的5项原因如下所述:
1、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为管理者提供该项目是否可以立项的决策依据,编写者在提出可能的候选方案并分析各种可行性后应当给出结论,说明该项目是否值得立项,能否获得成功。
4、编写文档时必须保持各个文档的独立性,不能写“参看某某说明书某某节”,所以如果各文档有重复的地方时,应从前一阶段的文档复制过来。
5、用户手册应当使用用户所熟知的术语,不应使用专业术语。应阐明系统的使用方法,不必详细介绍系统的结构。
8、每个模块的实测结果是单元测试的结果,不应使用需求信息和概要设计信息来做结果比较。
9、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是针对开发软件系统提出的要求,不包括对软件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专长的要求。
【问题3】
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以承建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主体,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前由承建单位建立,监理单位对组织结构、工序管理、质量目标、自测制度等要素进行检查;监理单位监控质量控制体系的日常运行状况,包括设计质量控制,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分析、质量控制点检测等内容;监理单位核定工程的中间质量、监督阶段性验收,并参与竣工验收。
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的主要目的是对信息系统工程的各种质量进行监控和把握,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更正,保证工程的过程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的目标。
1、建立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是在承建单位的质量保证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监理单位对承建单位质量控制方面的作用是检查承建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情况,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承建单位建立信息系统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则有:在签订合同后,承建单位应按合同要求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承建单位要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功能要求,并符合质量标准、技术规范及现行法规;质量保证体系要满足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双方的需要;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承建单位针对不同的项目,在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软件代码设计、阶段测试和验收等不同阶段,其管理模式会有所不同,质量控制体系的内容也应该具有针对性。监理将着重对承建单位如何根据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理。监督、检查承建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内容必须包括如下几项:制定明确的质量计划;根据合同要求的质量目标,企业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建立健全专职质量管理机构;实现管理业务流程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实施企业管理的许多活动都是重复发生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把这些重复出现的质量管理业务,按照客观要求分类归纳,并将处理办法订成规章制度,作为员工行动准则,使管理业务标准化。把管理业务处理过程所经过的各环节、各管理岗位、先后工作步聚等经过分析研究改进,定为标准的管理程序,使管理流程程序化,使企业全体员工都严格遵循统一的制度和工作程序。
2、配备必要的资源条件
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设备和质量检测手段等。鉴于信息系统工程的特点,承建单位可能无法构建与建设单位完全相同的设备和应用环境,如果不定期需要利用建设单位的设备和应用境进行调试或测试,必须在合同或协议中阐明相关内容。承建单位应具备必要的质量检测手段的资源条件。
3、建立一套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伴随着大量与质量有关的信息,这些质量信息是进行质量管理的依据。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根据质量信息,协调和控制质量活动的过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质量管理。建立建全信息反馈系统,一定要抓好信息的流转环节,注意和掌握数据的检测、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
【问题4】
挣值分析法是一种项目跟踪、对项目状态评估的技术。其核内容是将工作、工作进度量化为价值,使得我们可以客观地精确地计算工作完成的百分比。它解决了在任务持续时间段内凭借主观估计该任务完成情况的问题。
BCWS:按照计划,在评估点应该完成的工作的预算。
BCWP:在评估点实际上完成的工作的预算
ACWP:ACWP的值是在某个时间点已经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实际工作量花费
有了上述的三个参数,其他指标都可以从上述三个指标通过运算来获得。
进度偏差SV=BCWP-BCWS
成本偏差CV=BCWP-AC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