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的时候.大概已有些哥哥的影子了.那些修长的手指,那个略坨的背,还有目空的默想的一双眼,后来都是哥哥的了,哥哥的一切都来自这个人.那时只有十八岁的我的母亲总是悄悄的注视着这个人.据说这个人的生活中一向有许许多多的忽略.连母亲的歌喉,美貌都险些被他忽略掉.母亲那时包了歌剧团中所有的主角儿,风头足极了,一匹黑缎子样的长发,被她编成这样,弄成那样,什么佩饰都不用,却冠冕似的华丽.十八岁的母亲,眼睛骄傲天真,却是有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我的父亲.一天她忽然对他说:"你有许多抄不完的稿子?" 那时他是歌剧团的副团长,在乐队拉几弓小提琴,或者去画两笔舞台布景.有时来了外国人,他还凑合着做翻译.但人人都知道他是写小说的小说家.他看着这个唐突的女子,脸红了,才想起这个女子是剧团的名角儿. 在抄得工整的书稿中,夹了一张小纸签:"我要嫁给你!" 她就真的嫁给了他.我还是个小姑娘时,发现母亲爱父亲爱得像个小姑娘,胆怯,又有点拙劣.她把两岁的我抱着,用一个舞台化的姿势,在房间里踱步.手势完全是戏剧中的,拍着我,回肠荡气地唱着舒伯特的<摇篮曲>,唱得我睡意顿时云消雾散.我偷窥她进入情绪的脸,眼神不在我身上.那时我还不明白她实际上是在唱给父亲听.她无时无刻地不从父亲那里邀来注重,认同.她拿起小提琴弓开始拉"哆,来,咪".还将左手拇指扣进调色板,右手拈一只笔,穿一件斑点了色彩的大褂,在一张空白帆布前走来走去.要么,她大声朗读普希金,把泡在阅读中的父亲惊的全身一紧,抬头去找这个声音,然后在厌烦和压抑的矛盾中,对她一笑. 她拿这一笑去维持下面的几天,几年,抑或半辈子的生活.维持那些没有钱,也没有尊严的日子----都知道那段日子叫"文革".父亲的薪水没了,叫"冻结".妈妈早已不上舞台,身段粗壮得飞快,坐在一张小竹凳上,"吱呀"着它,一晚上在桌子上刨小鱼.她警告我们:所有的鱼都没有我和哥哥的份,都要托人送给在乡下"劳动改造"一年没音信的父亲. 几条小鱼被串起来,被盐轻腌过,吊在屋檐下晾.最终小鱼干缩成一片枯柳叶,妈妈在锅里头放一点儿油,倒油之后,她舌头飞快地在瓶口绕一圈,抹布一样.不知她这种动作什么时候已经做得如此自如.总是在我和哥哥被哄早早上床,她才来煎这些小鱼.煎鱼的腥气胀满屋子里,我和哥哥被折磨得没觉了,起身站在厨房门口. "小孩子大起来有的吃呢!"她发现我们难为情地红了脸.像个小姑娘偷递信物时被人捉了个准. 她一条小鱼也没有请哥哥和我吃.我们明白那种酥,脆连骨头都可口.然而我们只有嗅嗅,看看一口一口的咽口水. 父亲回来后,只提过一回那些小鱼,说,真想不到这种东西会好吃.后来他没提过小鱼的事.看得出妈妈很想再听他讲起它们.她诱导他讲种种事,诱他讲到吃,父亲却没再讲出一个关于小鱼的字.几年中.成百上千条小鱼使他存活下来,使他仍然倜傥地存活下来.妈妈围绕着父亲,以她略带老态的粗壮身段在父亲面前竭尽活波,这时已长大的哥哥和我有些为这个还是小姑娘的母亲发窘. 又有这个那个出版社邀请爸爸写作了.他又开始穿他的风衣,猎装,皮夹克,在某个大饭店占据一个房间.他也有了个像妈妈当年一样爱他的女人,只是比妈妈当年还美丽. 一天,哥哥收到爸爸一封信,从北京寄来的.他对我说:"是写给我们俩的.完了,他要和妈妈离婚了. 信便是这个目的,让我和哥哥说服妈妈,放弃他,成全他"真正的爱情".他说,他一天也没有真正爱过妈妈.这点我们早就看出来了.他只是在熬,熬到我们大起来,他好有写这封信的这一天.我们也看出他们在我们身上的牺牲,知道再无权请求他熬下去.而这个呕心沥血的爱了大半辈子的妈妈呢? 许多天才商量好,由我向妈妈出示父亲的信.她读完它,一点声音也没有地靠在沙发上.好象她辛辛苦苦爱他这么久,终于能歇口气了. 她看看我们兄妹,畏惧地缩了一下身子,她看出我们这些天的蓄谋.我们决不会帮她将父亲拖回来,并决定以牺牲她来把父亲留给他爱的女人.她知道她彻底的孤立了. 这一夜我们又听到了那只竹凳的"吱呀"声,听上去它要散架了.第二天一早,几串被刨干净的小鱼坠在屋檐下. 父亲从此没回家.一天妈妈对我说:"我的探亲假到了." 我问她去探谁.我知道父亲尽一切努力地躲她,不可能让她一年仅有的七天探亲假花在他身上. "去探你爸爸呀!"她瞪我一眼,像说:"那还用问!"又是一屋子煎小鱼的香味.我们都成年了,也都不再缺吃的,这气味一下子变得没那么好闻.哥哥半夜跑到我房间:"叫她别弄了!"他说:"现在谁还吃那玩意!" 我们却都忍不下心对她这么说.我并且陪她上了"探亲"的路,提着那足有二十斤的烘小鱼.只是朦胧听说父亲在杭州一个饭店写作.我们去一家廉价旅馆下榻.妈妈说就暂时凑合,等找到父亲......我心里作痛,难道父亲会请你去住他的大饭店吗? 四月,杭州雨特稠.头两天我们给憋在小旅馆里,等到通过各种粗声恶气的接线生找到父亲的那个饭店,他已离开了杭州,相信他不是存心的,谁也不知道他的下一站,绝对无法追踪下去.我对妈说:"冒雨游一遍西湖,就乘火车回家. 妈妈却说她一定要住满七天.看着我困惑并有些气恼的脸,妈妈惧怕似的闪开眼睛,小姑娘认错般的嘟哝:"邻居,朋友都以为我见到你爸了,和他在一起住七天......"她想造一个幻觉,首先是自己,其次让所有邻居,朋友相信,丈夫还是她的,起码眼下是的.她和他度过了这一年一度仅有的七天探亲假,像所有分居两地的正常夫妻一样.她不愿让自己和别人认识到她半途折回,或者,是被冷遇逐回的.她如愿的在雨中的小旅馆住满七天.除了到隔壁一家电影院一遍一遍看同一个电影,就是去对门的小馆吃一碗又一碗同样的馄炖,然后坚持过完她意想中与父亲相聚的七天. 父亲再婚后很幸福.妈妈见到我就问:"她会做菜吧?"我当然明白她指谁,我说:"做地很好.爸爸也戒烟了......"她赶紧垂头走开,不敢再听. 临回北京,我见她又把那竹凳搬到厨房.竹凳也上了岁数,透着灵肉般的柔韧光色.还是一堆小鱼儿,我不阻止她,懒倚在阳台上欣赏她工匠般的操作.她已架起老花镜来做这桩事了.竹凳似痛一样"吱呀"着,她说:再有场"文革"就好了,你爸又被罚到乡下,低人九等就没有女人要他了,只有我才要他.她不敢抬头看我,怕我看见她眼里还那片无救的天真,还是小姑娘似的那张因非分之想而绯红的脸. 我将一篓子烘熟的小鱼捎到爸爸那里.正是高朋满座的时候,满桌是继母的国宴手艺.我对爸爸使了个眼色,将他熟识的竹篓搁在了一边.他瞪了它一会儿,似乎也愁苦了一会儿,又去和一桌朋友嘻天哈地. 父亲肯定不回再吃这种猫食了。我眼里尽是母亲雕花般的剖鱼动作。我本该将那篓小鱼送给哪户有猫的人家,只告诉妈妈,那家人是按她的做法做的:小鱼在水里泡过,剁些青葱,掺合豆瓣酱温和地炒。 这天父亲醉倒了,当着七八个客人的面,突然叫了几声母亲的名字.客人都问被叫的这个名字是谁?我自然吞声.继母善良美丽的眼里,全是理解,全是理解
☆ 全部回帖 ☆
唉,看了几次了,依然伤感~~~~
赞(0)
[内容不可见]
赞(0)
这个故事是我大爱啊,曾经转载到blog的
赞(0)
我喜欢的严歌苓
赞(0)
这篇文让我惭愧,为文为人,我太骄傲了
赞(0)
所以一个女人的史诗是这故事的拓展版?
赞(0)
同LS~
赞(0)
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女人的命运。 容易满足但还是无法被满足。单纯的要命。 现在哪里还有这样的事情。
赞(0)
m
赞(0)
哎.爱一个人,爱一辈子,依旧爱的天真... 让人默默的难过...
赞(0)
不能圆满的真爱
赞(0)
最喜欢的女作家之一 不过我最喜欢她的 始终是 也是亚当 也是夏娃
赞(0)
[内容不可见]
赞(0)
一个愿害 一个愿受 也算两厢情愿了!
赞(0)
但愿我可以天真地以及不惧怕消失地去爱你
赞(0)
一个女人的史诗!
赞(0)
难受
赞(0)
[内容不可见]
赞(0)
伤感..
赞(0)
一个女人的史诗,笑,原来楼上口袋和七月也想到了呀。
赞(0)
哎。。
赞(0)
难受
赞(0)
唉... 爱情永远也不会多么的美好
赞(0)
大部分男人是软弱的,大部分女人是坚强的。 看了一点都不感动,只是感慨,甚至有点气愤。
赞(0)
严歌苓的很多作品都有这个故事的影子
赞(0)
她为什么要爱他呢?她本该过一个更好的日子。
赞(0)
同意丞西,我也奇怪,“这个男的既然不爱这个女的当初为何要娶”? 给了别人残忍的希望,让自己陷入违心的幸福。
赞(0)
也是几年前看过的文章。。也是在读者上?
赞(0)
错爱。。。
赞(0)
读者上看过,很好。人的一生只为那么一份爱,属于自己的爱。
赞(0)
我不理解。是我太女权?
赞(0)
她想造一个幻觉,首先是自己,其次让所有邻居,朋友相信,丈夫还是她的,起码眼下是的.她和他度过了这一年一度仅有的七天探亲假,像所有分居两地的正常夫妻一样.她不愿让自己和别人认识到她半途折回,或者,是被冷遇逐回的.她如愿的在雨中的小旅馆住满七天.除了到隔壁一家电影院一遍一遍看同一个电影,就是去对门的小馆吃一碗又一碗同样的馄炖,然后坚持过完她意想中与父亲相聚的七天.
赞(0)
我绝对不要有这样的人生,即使孤独。
赞(0)
真棒
赞(0)
最后的最后 当他唤出她的名字 那不是爱么
赞(0)
不是爱吧…是愧疚之情
赞(0)
那哪里算是爱~~~
赞(0)
对母亲很残忍啊。。。。但这样无爱的婚姻又无法维系。只能这样解脱了。。
赞(0)
真悲戚,真的!
赞(0)
我倒觉得这位母亲过得比大多数女人快乐多了
赞(0)
[内容不可见]
赞(0)
只有想着是发生在那个年代的事情,才能稍微理解一下
赞(0)
史诗亦或是一生的折磨?如果故事是真实的 可怜的是一点关于母亲的信息都没有 只有继母的漂亮 出名 这样的母亲 这样可叹的史诗····不要也罢 可能觉得幸福的只有母亲了 她爱着她死心塌地的人
赞(0)
MARK
赞(0)
[内容不可见]
赞(0)
一生只爱一人,在母亲自己的爱情里她应该是圆满了
赞(0)
看过气死了,
赞(0)
唉·········
赞(0)
此男太自私!此女太天真
赞(0)
就只是个故事,要学会欣赏 感性地喜欢这个故事,用不到分析和理由
赞(0)
是哦。 难道一个女人的史诗写的是作者自己的妈妈?
赞(0)
有时候觉得其实不过如此。 有时候觉得这样也算爱过了。
赞(0)
这男人自私无情的很
赞(0)
MARK
赞(0)
最后他喝醉有叫母亲的名字,那道底是爱过还是没爱过?
赞(0)
我爱你,这与你无关
赞(0)
优伤的故事
赞(0)
我怎么觉得像一巴掌打到自己脸上··· 这样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很心酸
赞(0)
嗯 眼里水蒙蒙一层了 我是怎么了
赞(0)
她善良美丽的眼里全是理解。
赞(0)
要看哭了
赞(0)
哎....
赞(0)
最美丽的爱情!
赞(0)
在读者上看过这篇文章,很感动的说
赞(0)
谁对谁又错呢,这个母亲能跟她爱的人一起生活半辈子不也是幸福吗,
赞(0)
这种时候给我看见这种东西真是!!!!哎!!!!!
赞(0)
谁都没错,错的是时代
赞(0)
不爱为何要娶,为难了自己,糟蹋了别人的人生
赞(0)
m
赞(0)
看到ls说母亲的生命圆满了 简直无语
赞(0)
这个好傻的女人,为了这样的男人不值得啊~
赞(0)
好美的女人
赞(0)
包含了爱的很多种形式
赞(0)
不错
赞(0)
看完之后好伤心啊 想到了自己的妈妈 在最爱的人面前是这样的吧 没有一点骄傲 用尽力气去讨好 只希望他能记住自己一点点的好 但是人都是渴望更美好的东西的啊 瞬间的感动是不值钱的
赞(0)
今天看到一句话:有人说,婚姻的后来是由女人的一厢情愿和男人的充耳不闻组成。
赞(0)
全是理解,全是理解…已经超越了俗套的小三剧情了
赞(0)
m
赞(0)
继母善良美丽的眼里,全是理解,全是理解,唉
赞(0)
以爱之名给自己画了个牢笼。苦了自己,感动了别人,何必呢
赞(0)
成全他真正的爱情。。。。
赞(0)
小菲和欧阳萸
赞(0)
严歌苓的小顾艳传,和这篇差不多。现在读来,好几篇都差不多。
赞(0)
爱的太卑微了,连子女都瞧不起
赞(0)
这辈子太苦了
赞(0)
每次看完都会难受好一会儿
赞(0)
爱人,不如爱己,无需将自己的妄想托付在一个不珍惜你的人身上
赞(0)
甜蜜 苦涩 等待 美好
赞(0)
总是有这种痴心爱人,被无视被抛弃被冷暴力了一辈子,最后由一句酒后戏言完成感情上的补偿,太可笑了,继母的理解何尝不是一种轻蔑呢,还是最高程度的轻蔑,父亲最后的呼喊怎么可能是爱呢,没准连愧疚不是,太可悲了,这样的爱情观大概很迎合那些自诩风流的男人吧
赞(0)
伤感
赞(0)
爱的卑微
赞(0)
悲凉
赞(0)
心酸
赞(0)
你深深爱着的人,又深深爱上了别人,能有什么法子呢?
赞(0)
我看了这篇,再回想起《万箭穿心》,才发觉李宝莉被离婚不是因为她那张厉嘴,而是男人在往上走时看不上年老色衰糟糠之妻,做小鱼的母亲很通透,她知道男人为什么离开,几十年的恩情,子嗣和任劳任怨的付出都没留住他,她也没抱怨憎恨。男人是种更势利的动物。顺便说下,李宝莉把她男人搞下岗后他就再没提离婚了,老妻就像老物件一样,但凡没有替换的就不会丢弃。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