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的精简】
————————
1、衣服鞋子包包
因为这一年多,一直在到处旅居,所有东西就容纳在一个行李箱里面,所以能简则简。
衣服就是换季的时候买一两件新的,总体不会超过四套。鞋子目前就三双,一双鬼虎冢的经典款(一年四季都穿)和一双人字拖(当拖鞋在用),另外一双就是依据季节更换,冬天买加绒的鞋子,夏天换成轻便凉鞋。包包就是一个能装好多东西的帆布斜挎包(用一辈子不会坏的感觉)。
2、护肤品
什么水乳精华面霜眼霜,一律极简了。只追求解决根本问题,一年四季在用的只有一个乳液(趁活动就囤两大瓶适乐肤),洗完脸感觉干就抹两下完事。冬天来北京了,有点干痒,买了可复美的小蓝杯舒护面膜。
3、沐浴露、护发素、吹风机
已经两年多没有用沐浴露了,一开始也不是特意不用,好像是有段时间用完没有及时购买,发现每天洗完澡也没有什么不同,就觉得它是个鸡肋而彻底舍弃了。
我是油性发质,没有用护发素确实就是不顺滑,特别是洗头的过程中,用完护发素就明显滑溜溜的。一次在豆瓣看到友邻分享说就只是用清水洗头,就明显改善了油的状况,我就尝试着先不用护发素,干涩就干涩吧。不用几次之后发现虽然不像用了护发素那么柔,但也还好,这其中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不吹头发了。
我有个同学,她说她不用吹风机,每次洗完头就是直接风干。我当时非常诧异,不用电吹风,头发能干吗?是不是因为每个人发质不同,她的干得快,我的头发又油发量又多,不吹怎么会干(忘记了小时候洗头也是不用吹风机的)。直到我前几个月开始也尝试弃用吹风机,自然晾干,发现即使是晚上洗头,如果距离睡觉还有几个小时的话,也足够让头发变干。再用吸水性比较好的毛巾浴巾多擦擦,干得更快。事实证明,不用护发素,不用吹风机之后,我那一天不洗就油得不能见人的头发,可以撑到第三天再洗了!
【关系的精简】
————————
1、爱情:单身怎么了?自己一个人挺好
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通常上来就问:有男朋友了吗?我都会直接回:不找,自己一个人很好。
但其实也不是说我就是一个坚定的单身主义,而是我现在随性的生活状态,真的找不到一个跟我同频的人,而我也不愿意为了谁去过另一种固定的生活。
2、友情:有事联系,无事躺尸。
不管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我都基本不主动聊天,有事了搜索一下通讯录,快速高效聊一下,平时没事,大家就都在通讯录里躺尸。朋友圈不刷也不发了,抖音b站小红书大数据平台全部关闭“可能认识的人”。貌似过了什么都要分享一下,刷存在感的年纪。
3、亲情:通过买东西维系沟通
因为我们家所有人都不善于表达(以至于我觉得我很缺爱,也学不会怎么表达爱),所以我平时也很少打电话或发视频跟爸妈兄弟姐妹之间去沟通交流。
以前上学时候还会报喜不报忧,现在喜忧也都不报了。但是,自己一个人老在外面溜达,又怕爸妈担心,于是,每次吃到好吃的,想到好用的东西,就直接寄回老家。借此跟爸妈联系说,东西到了去取一下,然后问下最近没啥事吧,身体还好吧(其他的也不知道说啥了)。
【思想的精简】
————————
1、不再追求每天都要学习新的东西
我不知道是🐏了以后的影响,还是上了年纪,脑子就是不好使。反正我现在记性超级无敌差,什么都记不住,以前闲下来就会有罪恶感,起码要学习点英语单词吧?起码要看点书吧?起码要看个有用的视频提升自己吧?现在一概放过自己,学什么学,又记不住!
2、不再追求要做个人上人
可能大家小时候都觉得自己是那个最特别的人吧,也或许是教育环境导致我们不甘于做个普通人。从小到大,父母拿我们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老师拿我们跟别的同学比…导致我们自己就总是不自知地要向比我们厉害的人比肩而立,焦虑抑郁接踵而至,成为pua自己的最大罪人。
3、不再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过自己的生活。
所谓的标准,包括一些传统文化的束缚和要求。比如到了年纪就要结婚生子,比如人活着必须要有工作,比如男性就应该怎么样,女性就应该怎么样…
如果你觉得自己一个人更舒服自在,那为什么要跟别人共处一室而产生不愉快;如果你已经工作赚到了自己未来生活(每个人的生活花费不一样)所需要的钱,为啥就一定要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龄?为啥一定要有车有房,人生才是没有白活?
不管怎么样,我自己舒服自在就行。我一日三餐吃饱就行,那就不要给定下必须出入高档餐厅才算成功的标准;我没有极大的物欲,不需要靠外在的物品来标榜自己,那就不需要一些奢侈品的加持;我自己就可以很自洽,那也不需要一个社会身份来使得自己强融入那个群体去获得群体性标签。
外面兵荒马乱,内心恬静平淡,我觉得这也不失为一种智慧的人生哲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