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18
最近陷入到一种闷、颜色昏黄、酸软无力、总是要花钱塞满各种空间的状态。然后想起了豆瓣,曾经有一段消极的时光也是在豆瓣里找到一丝出口,于是又来了。
看了一些日子大家的讨论, 各种出身、经历、角度和话题所带来的各种思维。 很有意思,也有启发。
但是我的状态依旧。于是兴起了一股通过自言自语来撬动巨大的无形的不透气的罩的冲动(其实这冲动也好些天了,一直启动无力)。
我期待的变化:物品少一些,行动利索些,牵挂少一些,内心丰富些。
--- 正文 ---
Part 1
大概09年左右,在精美的时尚杂志上看到一句“精致的不持有”,甚至这只是半句话,其他的内容一概不记得了。但也许是在那时开始种下了极简、断舍离、或者类似的概念(我确实分不清楚也没有能力深入的思考)的种子。
可能是在13年左右,对人生开始有了疑惑,断断续续这也10来年了,对物品进行反反复复的盘点、对自己反反复复的反思,和朋友们反反复复的探讨。不能说没有进展,不过生活似乎是越来越没有力气了。
但是我清楚的知道一点,我的焦虑、杂念、心思、欲望等等,需要被理顺、简化、当然能割舍一大部分最好(全部割舍恐怕很难做到,毕竟我还是喜欢吃喝玩乐的,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能力或者精力)。我希望我能够精力充沛的过自己喜欢的日子,我也始终记得这句“精致的不持有”,所以自言自语的题目就这样确定了。
Part 2
以前一直会时不时有个to do list,然后list上的一条一条延续很多天也不做,最后那张纸扔掉,但心里烦得很。突发奇想,没有任何计划(因为大部分计划对我来说都是一种负担,除了消耗本就不多的精力就没别的效果了 )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做完一件记下来一件,第一天竟然满满写了一页纸,那一刻终于从每天什么也没做、又荒废了一天的思维中脱离了,觉得很高兴,无所谓做了什么,但是那些事情对于当下状态的我来说似乎也可圈可点,于是又用很喜欢但买来也不用的彩色笔标出那些我觉得很是需要一些动力才能做的事情。更加满意了。
所以我的极简清单里, 第1条极简掉to do list吧。
但是偶尔哪天特殊情况忘记了done list,第二天去补,可能就是又陷入了另一种执着里了,不用建list就很快过去的一天又没有什么懊悔,干嘛还要去回忆呢。(我发现很多人都是终于从一个坑里爬出来,又不知不觉走进另一个不同的但是类似的坑)
Part 3
2024.9.19
我发现一个习惯,非常本能会把情绪积攒压缩貌似消化掉……但是身体根本消化不了,无形的情绪存在有形的身体里,长此以往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有的能感觉到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甚至感觉不到。我应该发现、认清、正视情绪,甚至在做这种识别和真正消化情绪的练习之初应该故意用力的放大细小的情绪,直到把我的情绪敏感度恢复并且会健康的处理。
那么这种对情绪的麻木来自哪里?可能是来自于自己的无能为力(或者起初是大人的无能为力),可能来自于有能力但是很累,不想花精力(如果是这样,可能是因为并没有从根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此起彼伏应接不暇)。
所以麻木可能是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至少维持了现状,等到有能力的时候再去解决。但是不知不觉,又忘了麻木治标不治本,成了鸦片了。唉,人要保持觉知啊,可是保持觉知、记住to do也很累啊。
不管怎么说,先看到情绪吧,抱抱自己和同类。并且感谢麻木的保护。
-------
傍晚去买菜,豆制品摊位买了些豆皮,小妹问我这么些行吗,我说来一半吧,她可能是没听清,然后又买了一小袋豆腐泡。回来打开细看,比想象的还要多很多。回来的路上我也才想起来冰柜已经被我不停的买买买都塞满了。索性今晚就吃一些吧(是的,其实今晚还有中午剩的菜没吃完呢,每次买菜几乎都是为未来的某顿去买而不是当天需要的。就是这么没有安全感)。
然后切豆皮的时候我的胃就越来越顶,到后来开始干呕,应该饿的时间我却直想吐。这些已经塞不进冰箱的食物加上这几天密集的思考,终于开始在身体上有了信号,其实它们是在提醒我,我在不停的劝自己多吃点饭、多做点事、多消化一些负面的情绪。
但是,实际上,我吃不下做不了消化不了了!
于是情绪就开始涌上来,然后惯性的又让它平息……
这就是这些年,日子的缩影。
------
一个人需要那么多吃的吗?一个人需要那么多穿的吗?一个人需要那么大的房子吗?一个人需要那么多的钱吗?……
如果不需要那么多,那么这些多余的东西会变成什么?变成消化不了的能量,压的人喘不过气。
不需要可以不要吗?可以。但是不敢。
不敢不要,不敢不买,不敢不攒,不敢停下。
我真的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只能做一点事,也只需要一点饭。清醒点吧。
Part 4
我还有一个特点,多大的事都能越做越复杂,这个前提是我很认真负责,总是想尽善尽美(工作或者为别人的时候,对自己很懒)。所以就越来越累。总是一下子想拿120分,从来没想过分步走,先把及格拿到手。而且同时期内的所有的事情都要好,不能有主次优先,非常贪心。天呐,这些年就是这样把自己累没气的。
可是我越来越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能力普通智商普通情商更普通,也不喜欢结交更多的社会关系甚至会故意切断一些靠近的关系(因为要为别人负责任不能辜负,真的很累,但是其实并没有人逼我)
Part 5
现在住的小区不少年纪大的老人家,偶尔去早市会看到他们即使腿脚很不利索也坚持慢吞吞的自己去买一点点看起来不值得跑一趟的东西。以前我看不到这些,现在感觉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就是只要不停,慢一点也终究会做到的耐心精神(也许人家没想那么多)。
因为我就是一个轻易不会做什么的人,总要攒足了劲儿(或者拖到了不能再拖)才会非常隆重的热烈的甚至躁动的去做。或者在做的过程中诸多评判和岔路口思维,内耗严重,很多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很多时候是被自己假象的工作量吓到无力了),即使做完了感觉也消耗了很多不需要消耗的精力。现在我要学习这种慢吞吞但是不停下的精神(对于当前我这病恹恹的状态非常合适。如果我因为觉得病恹恹就彻底什么也不干身体会更颓废。我需要一个杠杆和支点撬动自己的状态,这个就是了)。慢慢来。
就好像我现在想起一点就记在帖子里,非常好,一天更新八百回,假装不在意对别人的干扰。非常好。
放下对做大事的幻想,尊重小事情的满足感,尊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Part 6
2024.9.20
下雨了。
我是很喜欢下雨的,白天晚上都喜欢。经常会看着天气预报盘算,下雨的时候要做什么,吃小火锅、看书、喝咖啡等等美好的。但是等实际下的时候(或者干脆没下),要么我在忙、在睡觉、想把手头的剩一点点的事情弄完,于是期待的看雨就只是期待了。(想来还是半夜的雨我欣赏的更多一些,可能那时候真的没力气干别的,也没有什么牵扯注意力的事情。再就是缠绵一整天的雨可以,毕竟那么长时间等着我)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什么阻碍了我呢?还是不怎么珍惜吧。可能心里知道雨还是会有的
另外我为什么喜欢下雨呢?从小就喜欢。首先喜欢声音,其次喜欢看。当然所有的喜欢建立在我在温暖的房间里。所以我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可能我确实喜欢冒险,但我并不喜欢真的险。
再就是下雨会有一种可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一部分事情的借口。比如,经常在心里折磨自己今天出不出去买菜(多数时候并不需要,只是觉得自己会需要)、取快递(多数时候并不重要,只是觉得放在驿站碍事),要不要出去透口气之类(这个确实需要,憋在家里闷,但又懒得出去)。
于是今天的雨就让我这一整天不用在反复的想起我今天要不要出去的话题,真轻松啊。(但是,雨又不见得下一整天)
所以回到之前的问题,雨可以给我借口不做一部分事情,但是另一部分(在室内能做的)借口就不充足了。于是还是在要不要停下来去看雨中拉扯着、遗憾着。
所以,很多时候我是在等外界给我提供一个借口,其实我根本就是自己想停下来但是不敢。
关于雨的另一波记忆是雨伞。
曾经有一段时间只要出门必带伞,哪怕没带包伞揣兜里。这不是对雨的期盼,而是对淋雨记忆的害怕。(但是我还是喜欢下雨的)
小时候下雨我妈总是给我穿雨衣,一身湿漉漉的上车被嫌弃,车里很挤的时候雨衣容易被撕开一个口子,到了教室把雨衣叠起来放包里很潮。别的同学都打伞,我很羡慕(那个时候并没有觉知)。其实我家里有伞,还不少。但是我妈坚定的只给我穿雨衣,我想原因可能是她一直抱怨的我爸把伞拿出去从来带不回来(但是他也带回来不少别人的伞……当然都旧了点)。
还有几次突然下雨,有的同学会在路边买一把,但是我不会(可能我的价值观就是这样,不值得为了一次雨增加一把伞。可能是潜意识里知道回家我妈肯定要埋怨之类)。而且我会以各种借口说我不需要,还装出很享受雨的样子。
还有一次冒很大雨跑回家,我爸妈在家里吃火锅。(我不想追究他们为什么不能去车站接我放学,毕竟每天放学的时间还是挺固定的。可能我从小到大都表现出独立要强不柔弱吧。但是我就是会时不时想起一开门那个热气腾腾的火锅和我爸妈开心的等着吃火锅的笑脸)
这些记忆都很深刻。
我长大之后,会给自己买很贵的伞,遮雨的、遮阳的、夜用的、各种。然后就是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出门必带伞。 但是我从来不会用家里的。
于是我家的伞在这些年里从很不错的、流行的、崭新的,逐渐变成了脏兮兮的、过时的、让人觉得碍眼的。
我给自己清理一下价值观吧:物品是给我服务的,它再美再值得珍惜,也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而且物品 (如果有一堆同类但并不想处理掉的话)从最喜欢的开始用(这一点可有太多感想了,不写了)
极简清单
(需要反复复习和提醒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自己):
杂念类:
- to do list (如果想获取成就感、排除一事无成感,那就建done list)。(2024.9.18)
- 不喜欢的气味:不要试图去忍一忍什么的,气味甚至比有形的物质更重要、影响更深远。(2024.9.18)
- 做不到的事情或者下不了的决定,试试缓个期限(比如五年),何必往死里逼自己进步什么的呢,越用力越消耗。放松下来说不定不知不觉就搞定了。(2024.9.18)(比如肤质,终于随着年纪增长不那么油了,而不是被所谓的护肤品改善肤质。2024.9.22)(比如一本看不进去的书,一段没看懂的话。记下来,以后再说)
- 面子:这世上真没有几个人值得自己去费力争那个面子或者那口气(比如怕别人怎么看就不敢在豆瓣碎碎念。要相信豆瓣的包容,世界不会被如此弱小的我伤害,也不会非要瞧不起弱小的我)。 (2024.9.18)
- 自己的一成不变和对环境一成不变的期待:在变化的环境中及时、适当的做出调整(包括低头弯腰谄媚等等,程度视环境的恶劣程度而定,也依旧没有一成不变的策略),一切以活下去、活得好为目标。在安稳中保持感恩。(2024.9.19)
- 他人是主语的思想和行动:想做什么问问是不是自己想做,思考什么审视一下是在谁的立场上思考。我猜应该是思想和行动的主语呀 ,当然最终也是我自己为自己负责。 (2024.9.19)
- 嫌麻烦:有时候省了小麻烦惹大麻烦(比如每晚电脑关机。也好像每天要吃饭,怕麻烦不吃可不行)。(2024.9.19)
- 麻木。(2024.9.19)
- 贪心、完美。 (2024.9.19)
- 复杂。复杂的事情一定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安下心来去做。 (2024.9.19)
- 我很优秀这种sb观念和狂妄自大:其实我很普通,各方面都极其普通。 (2024.9.19)
- 一口吃成胖子:慢慢地做消耗比较少,才更有可能做完。很多时候慢就是快。 (2024.9.19)
- 外界提供的或者自己硬找出来的借口。(2024.9.20)
- 温柔轻快但是无限循环的游戏声、大到盖过环境音的视频声、一切让人长时间忘我、长时间过于投入的东西(2024.9.20):温柔的游戏让我沉浸的连下雨声都听不见,这是有多么的勾引我的魂呀,无限循环没有出口是很可怕的。
- 过于自信(低估事情的难度高估自己的能力)(2024.9.20):刚才在衣柜和一个储物格之间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一个储物柜的一格。精力充沛的时候从难的开始,反之从简单的开始。
- “如果这样,就要那样”。比如,如果换床单,就要洗澡;如果洗头,就要洗澡;如果做,就要做好(2024.9.21)
- 让身体不平衡的习惯。(2024.9.21)想了想,其实人际关系也轻易不要打破平衡,想远离的时候慢慢远离(我个人很极端),想接近的时候则要慎之又慎(教训很多),君子之交淡淡如水挺好的。
- “一劳永逸”:要保持对杂念的觉知,“扫地,扫心地”(2024.9.21)
- 目中无人/目中无物。(2024.9.22)
- ❀❀❀ 。过分的游戏、或者累眼睛的事情。(2024.9.22)
- 可以不用脑子来记忆的信息(2024.9.23)。比如空气炸锅菜谱
- 卧室里的手机。(2024.9.25)
- 无意中给自己负面催眠的(但并不中正的)动词(2024.9.25)。比如“坚持”
- 鸠占鹊巢还理直气壮(2024.9.25)。除非我自愿,不然凭什么要给鸠卑微的让位
- 过度搭配(2024.9.29)。比如醋放多了加糖,结果菜更好吃了,类似的事情值得警惕
物品类:
- 上身比下身颜色深的搭配。 (2024.9.19)
- 难搭配的单品。 (2024.9.19)
- 凑:各种凑满减凑免运费或者买的多更划算之类。 (2024.9.19)
- 强吃下去但消化不了的饭。 (2024.9.19) 比如分量过多,比如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比如太晚了即将睡了。
- “先把不好的用了 ” (2024.9.20): 衣服、日用品等,就是要先用最喜欢的呀,在它们最有价值的时候使用,哇塞,彼此都非常有价值感呀。
- 容易将物品遗忘的存放方式(衣服、日用等)(2024.9.21):唯一、统一的存储空间,可视化的容易拿取摆放方式,和适当频率的用心盘点
- 多种颜色搭配的成套的物品(如内裤袜子垃圾袋)(2024.9.21):只选喜欢的颜色
- 塞满的封闭的空间。(2024.9.21)(目前先尝试七成满到半满,感觉一下感受先)
- 诱惑的环境。比如各种购物软件(各种新奇推送等着被尝试),比如吃饭的时候顺便逛商场(感官刺激非常激动)。如果定力不够,那就避免环境感染。(2024.9.21)
- ❀❀❀。上限或下限:比如月生活费上限,有的人非常极限克制,有的人对自己宽松,所以上限或者下限因人而异,但对我来说,其实很容易默默的成为“加油花呀,钱还没花完呢”的潜意识。 嚯, 必须要简化掉!不过当前还没有好办法,先试试no buy,再找找灵感,先mark(2024.9.21)
- 十分饱 (2024.9.21)
- 生冷 (2024.9.21) :目前常温饮料还离不了,慢慢来
- 长期的复杂的食物(2024.9.22):需要大量思考的、研究菜谱的、费力操办的、洗刷费劲的。适当为之有满足感,但是总是这样获得的就不是满足感而是无力感,量力而为+合理适量。
- 单一身份对物品功能的局限(2024.9.22):比如,用厨房可水洗一次性抹布代替静电扫地除尘纸;陈醋面粉洗头发;小炸锅和炸网用来蔬菜焯水
- 拆分过细的清洗(2024.9.22):同一类家务活可以适当攒一攒,提高效率,比如两顿锅碗一顿刷
- 全套的接受(2024.9.23):比如土豆粉里那顿不想吃的鹌鹑蛋,就不吃呗;同理方便面之类里面的配料,生怕不吃完就亏了似的,何必呢。
- 统一盛装调味料液体的塑料瓶嘴的玻璃瓶(2024.9.23),这个以后坚决不会重新添置,记下来提醒自己
- 柴米油盐的分装(2024.9.23)。有些需要分装就说明买多了,有些需要分装说明在浪费时间~
- 调味方面的极简(2024.9.24)。比如口味正好的饺子,不需要酱油醋碟
- 对于过多的看似不同种类的泛滥的兴趣(2024.9.24)。有些日用品可以按照以往经验直接按价格档位筛选,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大部分适用。当然喜欢且没腻且长期出品的东西可以直接放收藏夹有需要的时候直接买。不要试图把所有东西都用一遍。
- 反复审问自己饿不饿,真饿假饿。(2024.9.25)
- 非常好用的器。(2024.9.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反过来器太利,人都废了。
- 没有更好的选择了(2024.9.25)。比如蜜桃味洁厕灵代替以前的,解脱
- 带有特殊情绪的物品(2024.9.28)。比如讨厌的人送的或者与讨厌的人有关联的礼物,烦或讨厌的情绪会让一个美好的物品变质变丑然后像发霉的墙壁一样污染家里的空气。最好一刻都不要容忍。马上处理掉。
- 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接受一个并不喜欢的味道 (2024.9.28) 。有些味道尝试过就好,曾经拥有不代表需要一直占有,曾经感兴趣不意味着要一直钟情。允许自己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