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体育特长生招生办法
发布时间: 2025-02-07 18:02:17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体育特长生招生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规范特长生的招生工作,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湖南省2025年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工作的通知》(湘教发〔2024〕271号)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招生方案。
一、招生项目与计划
我校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严格按照湖南省教育厅有关规定执行,计划总数22人。具体各项目计划如下:
项目 | 性别要求 | 计划数 |
羽毛球 | 女 | 4 |
男 | 3 | |
健美操(啦啦操) | 6 | |
篮球 | 女 | 9 |
合计 | 22 |
二、报考条件
1.符合我省2025年普通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参加高考报名;
2.德、智、体全面发展,无伤病,年龄不超过 20周岁(2005年1月1日(含)后出生)。
3.具体其他条件见不同项目。
三、报考流程
1.参加全省单招统一报考,并以体育特长生身份报考我校。
2.按《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2025年高职单招章程》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材料、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
3.测试内容及标准,根据招生项目分别组织专项测试。测试所需服饰、器具需考生自行准备,并自行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建议考生家长为考生购买意外伤害险,考试过程中,如发生意外由考生本人及家长承担。
四、资格审查
体育特长生须第一志愿报考我校,2月17日16:00前将相关资料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645851049@qq.com),并于2月21日9:00-16:00携带本人身份证和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复印件及相关比赛成绩证书、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复印件,报名材料不退还)到我校基础课部(明礼楼1-209办公室)进行现场审核,并进行体育特长生技能初审,审查通过后方可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参加我校单独招生考试。初审合格名单将在2月23日16:00前在学校官网予以公示。
五、现场确认
取得特长生报考资格的考生,请于2025年3月8日,在我校专项测试开始前,进行现场确认。确认要求: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以及测试所需衣服、器具。
六、专项测试
1.测试时间及地点。我校艺术体育特长生专项测试安排在2024年3月8 日,具体测试时间、地点,见准考证安排。
2.测试流程、方式以及各项目的测试内容及要求,见附件。
七、录取原则
1.体育特长生可选择我校2025年高职单招任一招生专业,我校将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
2.综合成绩计算方式:综合成绩=文化素质测试成绩+专项测试成绩。文化素质测试总分为300分,专项测试成绩总分为300分(换算后)。
3.录取办法:严格按照项目的计划数,依据取得合格资格考生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录取。某专业小项生源不足时,所剩计划调整到其它专业小项录取,调整顺序为:篮球(女)、羽毛球(女)、羽毛球(男)、健美操,如仍然没有完成计划,则转为录取普通类单招考生。
如遇末位同分的情况,排位顺序为:体育专项测试、语文、数学、外语,如仍同分,则组织末位同分考生重新考试
八、入校复查
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学校按照招生政策规定对新生报名资格、身心状况、录取手续及程序、录取资格、优惠资格及相关证明材料等进行复查复核。对复查复核发现的问题,学校将集中研究处理,凡属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其入学资格。对于弄虚作假情节严重或涉嫌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移送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九、监督机制
我校纪委对招生考试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如发现我校特长生招生工作存在违纪违规行为,请直接向我校纪委反映,监督电话:0731-84396502。
十、其他事项
体育特长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服从安排,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体育训练和比赛活动,承担个人应尽的义务,如不服从相关比赛、训练安排,学校可安排对该生进行退学处理。
本方案适用于我校2025年体育特长生高职单招。其解释权属于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如遇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相关招生政策调整,以公布的最新政策为准。
附件:
体育特长各专项测试办法及评分标准
一、羽毛球专项测试办法与评分标准
要求近三年在市级比赛中获得前三名或省级(湖南省青少年羽毛球比赛或湖南省中学生羽毛球比赛,由湖南省体育局或湖南省教育厅主办)及以上级别比赛获得前八名的队员(原则上须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方可参加专项测试。
1.基本技术(35分)
(1)正手发高远球(10分):以握拍、脚步动作、发力、拍面、击球点、球的高度、弧度、落点及规则要求来评定(表1-1)。
表1-1 正手发高远球评分标准
序号 | 考核内容 | 考核要点 | 配分 | 评分标准 | |
命中数量 | 得分 | ||||
1 |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技术
| 1.达标。球落在规定的区域算命中。 | 7分 | 7 | 7 |
6 | 6 | ||||
5 | 5 | ||||
4 | 4 | ||||
3 | 3 | ||||
2 | 2 | ||||
1 | 1 | ||||
2.技术动作。 | 3分 | 以握拍、脚步动作、发力、拍面、击球点、球的高度、弧度、落点及规则要求来评定。 | |||
合计 | 10分 |
(2)击直线高远球+吊斜线(25分):右(左)手握拍的考生, 从 A 区开始启动接考官发至后场左(右) 半区的场内球, 连续在后场左 ( 右 ) 半区击直线高远球 5 个,斜线吊球 5 个, 每次击球后要回到原位置。连续击球10次,取10次成绩之和。
达标分(20分)
(1)高远球落点在后场 B 区得 2 分;吊球落在E、F区得2分
(2)高远球落点在后场 C 区得 1 分;吊球落在G区得1.5分
(3)高远球落点在中场 D 区得 0.5 分;吊球落在H区得1分
(4)高远球落点在场外、不过网或错区得 0 分。
技评分(5分)
A等(5分):准备姿势合理, 移动步法合理, 击球动作协调, 弧度与落点好。
B等(3分):准备姿势合理,移动步法合理,击球动作 基本正确,弧度与落点较好。
C等(2分):准备姿势较合理,移动步法较合理,击球 动作一般,弧度与落点较差。
D等(1 分) :准备姿势不合理,移动步法不合理,击球动作错误,难以完成动作。
2.实战能力(65分)
以比赛形式进行,男女生分开。看测试者是否有一定的进攻和防守能力,能够运用一些高级技术:假动作、勾对角劈杀等;掌握一定的战术技能,知道如何调动对手寻找战机,知道何调整战术和心态(表1-5)。
表1-2 实战能力评分标准
序号 | 考核内容 | 赛制 | 名次 | 分数 |
2 | 实战能力 | 根据报名人数进行分组,每组5—7人,单循环比赛,不同级别(健将级、一级、二级等)均衡分配到每组中。
| 小组第一名 | 65 |
小组第二名 | 55 | |||
小组第三名 | 45 | |||
小组第四及以后名次名 | 35 |
羽毛球场地区域图
二、健美操(啦啦操)
考生需在教育、文体部门主办的健美操、啦啦操比赛获得市赛前6名,省赛前8名;或具备运动员二级证书。
1.专业基本素质(20分):
(1)10秒俯卧撑(5分):
性别 | 次数 | 分值 | 备注 |
男 | 15 | 5 |
标准俯卧撑,下压时手臂需小于90度。 |
女 | 12 | ||
男 | 13 | 4 | |
女 | 10 | ||
男 | 11 | 3 | |
女 | 8 | ||
男 | 9 | 2 | |
女 | 6 | ||
男 | 7 | 1 | |
女 | 5 |
(2)60秒两头起(5分):
数量(个) | 分值 | 备注 |
25及以上 | 5 | 标准两头起,身体仰卧,双臂头上举,双腿并拢;腹部用力使双臂与双腿同时抬起至腹部正上方,身体充分折叠。 |
20-25 | 4 | |
16-19 | 3 | |
10-15 | 2 | |
9 | 1 |
(3)大踢腿(5分)
连续大踢腿(两侧各10次),动作标准垂直有力度5分,踢腿角度每少5度力度欠缺减一分。
(4)横竖叉(5分):
髋部完全展开,贴合地面。
内容 | 评分内容及标准 | 分值 | 评分方法 | |
专 项 素 质 | 纵叉 | 两腿伸直,前后分开成一字,大腿根部着地,上体直立。 | 2.5 | 大腿根距离地面每增高2厘米,扣1分。 |
横叉 | 两腿伸直,左右分开成一字,大腿根部着地,上体直立。 | 2.5 | 大腿根距离地面每增高2厘米,扣1分。 |
2.专项素质(30分)
文森、直升飞机、直角或分腿支撑、曲体分腿跳、立转360接垂劈、单手侧手翻。难度动作按健美操、啦啦操难度标准要求,能展示出每个记5分,否则0分。
3.成套(50分)
自编或高考套路。
要求:整套动作清晰流畅、表现力好、充满力度,充分展现项目特征。考官根据相关竞赛规则要求评分。音乐自备。着专业经济健美操服或啦啦操比赛服、鞋。
说明:测试总分低于65分,不予录取。
三、篮球(女子)
1.考核指标与所占分值
类别 | 专项素质 | 专项技术 | 实战能力 | |
考核指标 | 摸高 | 投篮 | 多种变向运球上篮 | 比赛 |
分值 | 20 | 20 | 20 | 40 |
2.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专项素质:摸高
(1)考试方法:考生助跑起跳摸高,单手触摸电子摸高器或有固定标尺的高物,记录绝对高度。助跑距离和起跳方式不限。每人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精确到厘米)。
(2)评分标准:(表1)
表1 助跑摸高评分表
分值 | 成绩(米) | 分值 | 成绩(米) | 分值 | 成绩(米) | ||
女 | 女 | 女 | |||||
20 | 2.80 | 15 | 2.64 | 10 | 2.48 | ||
19.5 | 2.79 | 14.5 | 2.63 | 9.5 | 2.47 | ||
19 | 2.78 | 14 | 2.62 | 9 | 2.46 | ||
18.5 | 2.71 | 13.5 | 2.61 | 8.5 | 2.45 | ||
18 | 2.70 | 13 | 2.60 | 8 | 2.44 | ||
17.5 | 2.69 | 12.5 | 2.59 | 7.5 | 2.43 | ||
17 | 2.68 | 12 | 2.52 | 7 | 2.42 | ||
16.5 | 2.67 | 11.5 | 2.51 | 6.5 | 2.41 | ||
16 | 2.66 | 11 | 2.50 | 6 | 2.40 | ||
15.5 | 2.65 | 10.5 | 2.49 | 5.5 | 2.39 | ||
5 | 2.38 |
专项技术
1.投篮
测试方法:以篮圈中心投影点为中心,5.5 米为半径画弧,考生在弧线外进行1分钟自投自抢,投篮方式不限,记投中次数,投中一次得2分,最高20分。每人测两次,记其中一次最佳成绩。投篮必须在弧线外,不准踩线,踩线投篮投中无效。评分标准(表2)
表2 投篮评分表
男女成绩(个)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分值 | 20 | 18 | 16 | 14 | 12 | 10 | 8 | 6 | 4 | 2 |
2.多种变向运球上篮
测试方法:考生在球场端线中点站立,面向前场,用右手运球至①处,以考生开始运球时球落地开表,在①处做右手背后运球变向,换左手向②处运球,至②处做左手后转身运球变向, 换右手运球至③处,在③处右手跨下运球后右手上篮。球中篮后方可用左手运球返回③处,在③处做左手背后运球,换右手运球至②处做右手后转身运球,变向,换左手运球至①处做左手跨下运球后左手上篮。球中后做同样动作再重复一次,回到原处停表。(如图1所示)篮球场地上的标志①、②、③为以40厘米为半径的圆圈,①、③到端线的距离为6米、到边线的距离为2米。②在中线上并到中圈中心距离为2.8米。要求考生在考试时必须任意一脚踩到圆圈线或圆圈内地面,方可变向,否则视为无效,不予计分;运球上篮时球须投中,投不进可进行补投,若球不中仍继续带球前进,视为无效,也不予计分。每人测试二次,记其中一次最佳成绩。(图1)
图1 多种变向运球上篮示意图
![]() |
表3 多种变向运球上篮评分表
分值 | 成绩(秒) | 分值 | 成绩(秒) |
女 | 女 | ||
20 | 38.00 | 14.5 | 43.50 |
19.5 | 38.50 | 14 | 44.00 |
19 | 39.00 | 13.5 | 44.50 |
18.5 | 39.50 | 13 | 45.00 |
18 | 40.00 | 12.5 | 45.50 |
17.5 | 40.50 | 12 | 46.00 |
17 | 41.00 | 11.5 | 46.50 |
16.5 | 41.50 | 11 | 47.00 |
16 | 42.00 | 10.5 | 47.50 |
15.5 | 42.50 | 10 | 48.00 |
15 | 43.00 | 9 | 高于48.00 |
实战能力:比赛
(1)考试方法:按照篮球比赛规则,视考生人数分队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实战能力评分细则,独立对考生动作的正确、协调、连贯程度,技、战术运用水平和配合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采用10分制评分,分数至多到小数点后1位。评分标准(表4)
表4 实战比赛与综合能力评分标准
等 级(分值范围) | 评价标准 |
优(40-35分) | 动作正确、协调、连贯、实效;技术运用合理、运用效果好;战术配合意识强、实战效果好。 |
良(34-28分) | 动作正确、协调;技术运用合理、运用效果好;战术配合意识较强、实战效果较好。 |
中(27-20分) | 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战术配合意识一般、效果一般。 |
差(19分以下) | 动作不正确、不协调;技术动作不合理、运用效果差;战术配合意识差、效果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