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0北京卷地理解析


点击下载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北京市2017级高中地理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为命题依据,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考试形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2020年是北京市新高考实施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第一年,地理从文科综合测试变为地理单科测试,实现了平稳过渡。试题密切结合北京市地理教学实际,同时考虑到疫情期间学生线上学习的真实情况,科学设置试题难度,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体现首都特色。试题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突出考查地理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了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选拔和育人功能,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地理试题的主要特色

  (一)关注国家发展,突出立德树人价值导向

  试题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决策,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和悠久历史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关注社会生活热点,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与生活、社会发展相联系,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选择题第1题,以“某同学创作《我的祖国》粮画”为背景材料,渗透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体现农业生产与艺术的融合,增强审美体验,激发爱国情感。选择题第5、6题,以“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太阳辐射量日变化”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将二十四节气与地理学习相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第6题中的选项涉及钓鱼岛,引导学生增强国土意识,培育家国情怀。选择题第11、12题,以银西高铁(银川-西安北)的建设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脱贫攻坚战,树立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综合题第19题以“2020年5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为试题素材,从地理视角探讨“开发区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的共同优势条件”、“园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等,关注家乡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发展潜力,激发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热情。

  (二)融入鲜活情境,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充分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构建情境;深入挖掘社会生活现象,形成情境;紧密联系课堂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充分利用不同图文素材,呈现情境。利用真实情境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引导学生将自身体验、社会生活、地理学习结合,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选择题第3、4题,以“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为情境,呈现了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让学生判断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地点,考查地理实践力。选择题第11题,以“银西高铁(银川-西安北)陕西段于2020年6月顺利完工”为情境,让学生分析该段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河流、地质灾害等特征,考查区域认知。选择题第14题,以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乌干达国家日”为情境,让学生读图推断乌干达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湖、湿地面积等自然特征,考查区域认知。

  综合题第16题以“某校中学生赴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重庆段)进行野外实习”为素材,创设学习探索情境,通过绘制统计图的实践活动,强化获取和解读地理图文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说出流域侵蚀量和输沙量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简述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突出人地协调观,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综合题第17题以“我国对孟加拉国的产品实施进口优惠政策”作为大背景,以农民采用“漂浮菜园”设计农业生产情境,探讨当地农民采用“漂浮菜园”种植方式的自然原因,以吉大港以北沿岸拆船业集聚区的工业生产情境,要求分析当地拆船业集聚区的主要条件,并列举拆船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区域涉及孟加拉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尺度区域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分析自然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渗透人地协调观。综合题第20题以奥地利某村从18世纪60年代到2001年的发展故事作为学习探索情境,设计了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问题,突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突出人地协调观。

  (三)呈现丰富图像,彰显地理学科思想方法

  全卷地理图像共计14组,图像类型丰富多样,涉及区域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手绘图、手机信号定位图等,充分体现出图像在解决地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地理图像为构建生动的地理情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不同角度提供地理信息,激发学生体验,活化地理知识。突出地理图像在解决地理问题中的工具作用。围绕图文信息设计问题,有效考查学生整合图文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选择题第7题呈现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地36小时内的实况降水量分布图,该图像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等值线分布图,但叠加了特定的时间“36小时”和空间“我国东部沿海”等信息,需要学生在正确解读图像内容,理解图像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影响降水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这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是否深入理解降水各影响因素作用的原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出学生运用地理学科方法分析问题的水平。

  综合题第16题以“大宁河流域示意图”考查学生从地理视角获取信息,判断地形类型,从河流的流向推断地势特点,概述流域主要地形特征。综合题第20题围绕奥地利某村“附近的林线海拔大约为2070米”,从景观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获取信息,探讨森林植被类型、生长的大致月份等,考查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问题设计,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过程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问题设计具有良好层次性。一方面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考查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不同学生真实反映自己的水平。问题的设计反映地理学科本质,彰显地理学科特色。问题与题目素材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问题情境,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题目设问亲切平和,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重点内容一致。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结合的考查思路,符合等级性考试的考查要求。

  例如选择题第10题,呈现了某国1998年和2018年社会经济主要数据表,从就业人口、城镇化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口比重等方面客观描述了区域的发展变化,要求学生依据掌握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有效提取和处理数据,客观地对区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形成对区域未来发展的判断。这种对人文地理思维过程的考查,方式新颖,难度不大,但又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综合题第17题以热带风暴“安攀”登陆前的位置和中心气压值变化示意图,从多个角度设问,考查学生从时空角度分析、阐述地理事象时空变化特点的能力。综合题第18题以莱州湾及其周边地图为试题素材,多角度多层次设问,推测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通过“任选其一”的开放性设问,评价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考查学生运用因素分析、综合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阐述地理事象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过程。综合题第20题围绕“冻土层”,图文结合,要求比较两地冻土层的差异并说明原因,先问果,再索因,考查学生时空综合的地理思维过程。

  (五)依托教学改革,展现地理学科育人魅力

  全卷素材丰富,生动活泼,试题构建充分从学生学习和认识地理环境的视角设计,体现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生活中的现象的体验、课堂学习过程在答题过程中真实地反映出来。从自然规律、到社会热点、生活环境到国家发展,再到人地和谐体现地理的广博,与生活国家发展的息息相关,感受自然之美、发展之美、文化之美、和谐之美体现独特育人魅力。

  例如选择题第9题和第15题,命题素材与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有意识与所学地理知识建立联系,呼应了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突出了地理知识的趣味性,更体现出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展现出地理学科独特的魅力。第9题利用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手机信息号定位功能,呈现某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面对白天与夜间有明显差异的人口密度,学生需要抓住关键信息“工作日”,需要找到区域内昼夜差异最大的区域,需要利用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在答题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用地理视角思考现实问题的趣味性。第15题紧贴全球能源危机的热点,提出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引导学生对比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在生产,使用中的特点,辩证思考新材料生产,消费中可能仍存在的问题,体现出用地理视角思考区域发展的独特价值,更为提高学生思考现实中复杂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综合题第19题以“北京旅游新的‘打卡地’”宏达路两侧泡桐花景观为素材,创设生活情境,探讨泡桐花景观具有的旅游资源价值及观赏方法,与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一起,贴近北京学生的生活兴趣点,把地理学科所学的旅游相关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总之,今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培养家国情怀,突出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注重联系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呈现丰富多样的地理图像,引导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彰显地理学科思想方法;创新设计开放性、多层次的问题,展现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发挥才能的空间。

  二、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一)关注生产生活和地理科学发展,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整体把握地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视角审视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发挥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二)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落实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教学要注重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形成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建构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阐释、预测地理事象的发展演化规律。

  (三)注重地理图像教学,培养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和有效运用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能够简洁、综合地呈现多种地理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要素的角度、时空的角度和区域的角度解读地理事象相互关系的能力,提升学生地图素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水平。

  (四)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教学中注意通过地理实验重现或模拟地理过程,通过考察、调查等分析地理事象的特点和发展演变规律。将地理实践活动资料应用到课堂,或者选用生活、生产和学术研究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围绕问题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和体验式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和实践将地理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点评人:

  陈 红 教研员 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高振奋 教研员 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邬雪梅 教研员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赵军利 教研员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谷凤芝 教师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