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高考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22-06-21 19:33:39 点击量: 17242
对口高考是指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综合高中职高班)应届毕业生的入学考试,主要考试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德育和专业课。达到一定分数线后,由本省自行选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全国统一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单位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由教育部统一调度,各省级招生考试委员会负责执行和管理。 对口高考和普通高考在考试时间、招生对象及考试科目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招生对象: 对口高考招生的对象只限于职业高中毕业生。单招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因名额很少,鲜为人知。单独招生录取的大学新生同一性质,按专业编在同样班级学习,毕业后待遇等也完全相同。 参加普通高考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 考试时间: 对口高考一般是4、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各省份不同,由招生院校确定最终考试时间。 普通高考是在6月初进行,一般是6月7日、6月8日和6月9日三天进行。考试及录取时间比对口高考要晚。 考试科目: 对口高考一般采用的是“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其中,文化素质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题目与普通高考不同且难度较低;职业技能测试包括专业能力测试和职业技能测试。 普通高考考试科目要取决于考生所在的省份是传统高考地区还是新高考地区,传统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文综;“3+3”考试模式地区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再从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中任选三门参加考试;“3+1+2”考试模式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或历史,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科目中任选两门参加高考。 对口高考名义上是职校学生之间的竞争,既降低了难度,又能发挥各自的长处,相对普通高考,考上大学的概率高,可以满足同学们学习深造的理想。但实际上由于对口升学内容简单,很多普通高中毕业生到职高注册一年制学籍后,获得考试资格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考取专科院校。对高考不把握的中职省可考虑参加对口高考。相似问答
综评的成绩如何构成?
“631”和“541”是什么意思?来了解综评的成绩构成!
对口单招是什么意思
对口单招是相对于普通高中生参加的普通高考的另一种概念。对口单招是为了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推出的一种招生形式。对口单招探索了一种新型的中、高职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也有力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欢迎。
高考位次17800是什么意思
高考位次17800的意思是文史类/理工类或物理类/历史类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该科类考生中的成绩排位为17800名。位次是依据高考成绩由高到低来排的,但是当几位考生成绩相同时,高考位次并不是一样的,而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来划分位次。
高考生滑档是什么意思
滑档:由于高估分数,在本批次的志愿填报中没有达到任意一所大学的投档线,以至于无法被志愿院校录取,只能参与下一批次或征集志愿的录取。其中,在一批次录取过程中,考生档案一直待在考试院,没有被院校提走。
新高考赋分制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等级赋分是一种相对性评价制度,等级赋分是根据某一考生在考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来对其进行评价。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