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不倒的支柱
中国字中,写上一撇一捺,就是一个人。书写的是最基本的笔画,却代表着世界上最复杂的过程。
传说仓颉造字时“天地哭,鬼神泣”,仿佛是天机泄露,竟惊天动地。我们在甲骨上找到的“人”字形似一个傲然挺立的英雄,脊梁挺直,独向寒风。以前的我总以为那简化了的一撇一捺尽失汉字的美感和内涵,再不复当年的“惊天地,泣鬼神”,如今,再度审视这最简单的“人”,却发现它依旧傲然挺立,庄严神圣地拷问每个写字者的良心。
“人”字虽只有两笔,却总给人以牢靠、坚固之感,仿佛有种强大的力量支撑它千年不倒。那种神秘的力量是什么?纵观古今中外,似乎每一个真正的人都把持着一份不倒的`尊严。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他为尊严纵使漂泊也永不后悔。他不会仰视,“御手”又如何,“贵妃”又如何,不过是被世俗之人蒙上了带着世俗色彩的地位。李白良心不倒,尊严长立,于是我们有幸看到一位挺立千百年不倒的游侠,居高临下地教导着后人。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之所以能弃官归园,是因为作为文人的清傲和尊严让他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我猜,他辞官时,脊背一定是坚直的,因为他知道名利乃身外之物,而尊严和傲骨则是生命的支柱。也许他躬耕之时是佝偻着身子的,但他的清高和尊严,早已寄托在那一壶清酒、一棵孤松、一本诗集和一园菊花中,给那污浊的世间带来一缕清气,给那媚俗而尊严尽失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倘若人生是一串数字,那么知识、技能、荣誉、名利,这一切为人们所渴求的都是“0”,尊严才是开头的那个“1”。没有“1”,再多的“0”连缀起来也还是个空洞的“0”。有了“1”,人生的价值才能在“0”的修饰下成十倍地增长。一个人若丢失了尊严,再多的花花绿绿的修饰也挡不住他丑恶的嘴脸。当然,你可以选择“能屈能伸”。韩信屈膝从街头小混混的胯下爬过去时,令时人觉得他尊严尽失。但当他身封王侯衣锦还乡的时候,他的威严,他的感恩,他的宽容,为他赢回了那份光耀史册的尊严和赞誉。
“人”字稳固,尊严是其脊梁骨。抽去尊严,“人”便訇然倒塌,“人”便不复存在,就会遗臭万年。先人们站在高处,笑看芸芸众生,用这一撇一捺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