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谈艺录》读本
作者: 周振甫
标签: 文学理论
简介
柯灵先生在《促膝闲话中书君》一文中说:钱氏的两大精神支柱是渊博和睿智,二者互相渗透,互为羽翼。浑然一体。如影随形。他博极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无所不精,睿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抱,神而化之,不蹈故常,绝傍前人,熔铸为卓然一家的‘钱学’。渊博使他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撒得开,灵心慧眼,明辨深思,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水晶般的透明与坚实,形成他立身处世的独特风格。这种品质,反映在文字里,就是层出不穷的警句,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天...
去原站阅读
正文
- 前言
- 附记
- 一、鉴赏论(一)钱先生的“擘肌分理”
- (二)论“一字之差,词气迥异”
- (三)论诗注引文
- (四)论注诗要识作者手眼
- (五)论引后注前
- (六)论纠正误注
- (七)元好问论黄庭坚诗解
- (八)元好问评苏诗
- (九)注明诗旨
- (一○)注诗要识用典意
- (一一)理趣诗解
- (一二)理趣和理语解
- (一三)婉曲和理趣解
- (一四)折柳解
- (一五)想与因的结合解
- (一六)断章取义与破除执著解
- (一七)论言为心声
- (一八)论“观物不切,体物不亲”
- (一九)论诗词的寄托说
- (二○)李贺《恼公》诗赏析
- (二一)李商隐《锦瑟》诗赏析
- 二、创作论 (一)模写自然与润饰自然
- (二)“选春梦”的创作论
- (三)谈灵感
- (四)谈“活法”
- (五)谈妙语
- (六)抓“诗思”
- (七)创作前的精神准备
- (八)“即物生情”与“执情强物”
- (九)心以应物,意到笔随
- (一○)“以俗为雅,以故为新”
- (一一)写实尽俗,别饶姿致
- (一二)论若即而离
- (一三)行布
- (一四)水清石见与水中着盐
- (一五)设想与同感
- (一六)写景手法
- (一七)写水中倒影
- (一八)作对仗以不类为类
- (一九)对仗和用韵的因难见巧
- (二○)避免词意重出
- (二一)引申
- 三、作家作品论(一)论陶渊明
- (二)历代论陶渊明诗(1)
- (三)论唐宋人推陶诗
- (四)论庾信诗赋
- (六)论白居易诗
- (八)论李贺诗的风格
- (九)李贺诗以玉石作喻
- (一○)李贺诗在飞动中含坚凝
- (一一)李贺诗的朴健疏爽
- (一二)李贺感流年而驻急景
- (一三)评司空图《诗品》
- (一四)论梅尧臣诗(1)
- (一五)论黄庭坚诗
- (一六)论杨万里、陆游诗
- (一七)论赵孟頫诗
- (一八)论竟陵派诗
- (一九)竟陵派诗论
- (二○)论阮大铖诗(1)
- (二一)论叶燮诗
- (二二)论方苞
- (二三)论钱载诗 (1)
- (二四)论学人之诗(1)
- (二五)论赵翼诗
- (二六)论田雯尊宋诗
- (二七)论诗文之累
- (二八)评黄遵宪诗(1)
- (二九)评严复诗
- (三○)评王国维诗和论
- (三一)评苏曼殊论诗人
- 四、文学评论(一)以文拟人,形神一贯
- (二)好诗似曾相识
- (三)论圆
- (四)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 (五)论水月镜花
- (六)诗有别才别趣
- (七)以禅喻诗
- (八)论神韵、性灵、格调
- (九)性灵与学力
- (一○)神韵与典、远、谐、则
- (一一)活法与死法
- (一二)活路与死门
- (一三)诗中理语
- (一四)评袁枚诗论(1)
- (一五)评《红楼梦评论》
- (一六)消纳
- (一七)附录
- 五、文体论 (一)论诗乐离合
- (二)文体递变
- (三)诗文的侵入与扩充
- (四)以文为诗与以诗为词
- (五)柏梁体
- (六)章咒气与偶颂气
- (七)以诗品作诗
- (九)八股文通于戏曲
- 六、修辞(一)博喻(1)
- (二)曲喻
- (三)曲喻和双关
- (四)喻之二柄
- (五)喻之二柄异边
- (六)通感与摹状
- (七)仿拟 (1)
- (八)比拟不当
- (九)以目拟文
- (一○)反仿
- (一一)拟人与借代
- (一二)言用与借代
- (一三)对偶
- (一四)当句对
- (一五)翻案
- (一六)出处
- (一七)练字 (1)
- (一八)“丧”字异读
- (一九)改词
- (二○)“鸭先知”辩
- (二一)窠臼
- (二二)修辞疵累
- (二三)句式变化
- (二四)章法
- 七、风格(一)南北文学风格之别
- (二)唐宋诗风格之别
- (三)杜律的雄浑与韧瘦
- (四)公安竟陵与前后七子
- (五)王士禛论专名助远神
- (六)钱载的幽修漏与瘦透皱